國醫大師陳民藩:運用宣肺肅降法治便秘經驗

廣東中醫藥 發佈 2024-04-10T12:13:54.197256+00:00

陳民藩 國醫大師(1935.12-)陳民藩,第四屆國醫大師,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主任醫師,教授,首屆全國名中醫,著名中醫肛腸病專家。從事中醫藥臨床、科研工作多年,不僅手術治療上精益求精,而且善於中醫辨證保守治療肛腸病,在診治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陳民藩 國醫大師(1935.12-)

陳民藩,第四屆國醫大師,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主任醫師,教授,首屆全國名中醫,著名中醫肛腸病專家。從事中醫藥臨床、科研工作多年,不僅手術治療上精益求精,而且善於中醫辨證保守治療肛腸病,在診治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現將陳民藩教授運用宣肺肅降法在便秘中的運用經驗,總結如下,以饗同仁。

肺與大腸關係密切

肺與大腸的生理聯繫 肺主行水,《素問·經脈別論》稱肺「通調水道」,以其氣的宣發與肅降運動輸布水液,因肺為華蓋,在五臟六腑中位置最高,汪昂《醫方集解》稱「肺為水之上源」。陳民藩指導臨床上治療便秘時,常用徐大椿《醫學源流論》中「開上源以利下流」,即《黃帝內經》提出的「開鬼門」之法。《素問·六節藏象論》提出「肺者,氣之本」,肺有主司一身之氣的生成和運行的作用。《靈樞·五味》「其大氣摶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出於肺」,肺有節律的調節,對人體全身氣機的升降出入至關重要。肺氣清肅下降,氣機條暢,並布散津液,能促進大腸的傳導,有利於糟粕的排出,大腸傳導順暢,糟粕下行,亦有利於肺氣的肅降。肺與大腸在經絡上相互聯繫:《靈樞·經脈》「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大腸手陽明之脈……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通過經脈的絡屬,一髒一腑,一表一里,一陰一陽,相互配合,組成肺與大腸構成表里關係。

肺與大腸的病理聯繫 大腸有傳化糟粕和主津的生理機能。肺與大腸在病變時亦可互相影響。如肺氣壅塞,失於肅降,氣不下行,津液不能正常布散,津不下達,可引起腑氣不通,腸燥便秘。大腸傳導功能失司,及本經糞便傳送至大腸末端,直至經肛門有節制地排出體外,是機能失去控制,則出現排便異常,如便秘或泄瀉。反之,大腸實熱,積滯不通,影響肺氣的宣發肅降,從而發生嗆咳氣逆。肺病可傳至大腸,大腸病也可累及肺系,引起病變。

宣肺肅降法治便秘經驗

便秘指糞便在腸內滯留過久,秘結不通,排便周期延長,或周期不長,但糞質乾結,排出艱難,或糞質不硬,雖有便意,便而不暢。

肺與大腸相表里,治療上可用髒病治腑、腑病治髒、臟腑同治的方法。便秘以虛實為兩大分類,《景岳全書·秘結》曰:「陽結者邪有餘,宜攻宜瀉者也;陰結者正不足,宜補宜滋者也。知斯二者即知秘結之綱領矣。」實證有熱結、氣滯、寒積,虛證有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便秘的基本病變屬大腸傳導失司,陳民藩在多年臨床中,體會在基本的寒熱虛實相互夾雜或相互轉化,大體實熱以祛邪為主,因邪留腸胃、滯塞不通,予溫通、導滯、瀉熱治療;虛秘以扶正為主,因腸失津潤、無力助推,予益氣、養血、滋陰、溫陽治療。在辨證治療的基礎上,宣肺肅降法酌情擬藥物,以兩至三味為佳,劑量上宜輕,輕清宣肺,為佐使之用,其不可超過主藥的劑量,以免喧賓奪主,君不君,臣不臣,配伍無主次,藥不達效。筆者在臨床跟診的過程中總結,實秘和虛秘的常用宣肺肅降的中藥藥性有異。蓋肺主一身之氣,輕開上焦肺氣,氣行則病理產物不致積聚,濕去則脾胃健運。

實證 實秘加桑葉、菊花、薄荷、桔梗、連翹。桑葉甘苦性涼,疏散上焦風熱,善走肺絡,清宣肺氣,菊花辛甘性寒,清利頭目肅肺,二藥輕清靈動,直走上焦。吳鞠通《溫病條辨》「桑葉芳香有細毛,橫紋最多,故亦走肺絡而宣肺氣;菊花晚成,芳香味甘,能補金、水二髒」。薄荷辛涼,辛以發散,涼以清熱,輕揚升浮,芳香通竅,可宣散肺中鬱熱。桔梗宣開肺氣而通二便,《珍珠囊藥性賦》「一為諸藥之舟楫;一為肺部之引經」。連翹苦微寒,入心肺二經,長於散上焦風熱,清心火,《珍珠囊藥性賦》:「連翹之用有三:瀉心經客熱,一也;去上焦諸熱,二也;為瘡家聖藥,三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粗為之俯仰,汗不出而熱。」肺氣肅降,可將臟腑代謝後產生的濁液下輸,成為尿液生成之源,小腸泌別清濁的機能失常,清濁不分,水液歸於糟粕,就會出現便溏等症狀,因此,增強肺氣的肅降機能,小腸泌別清濁功能正常發揮,大便才能成形,臨床上「利小便所以實大便」應用顯而易見。

菊花

虛證 虛秘加葛根、升麻、紫菀、款冬花。葛根甘辛性涼,輕揚升散,清宣肺胃,於清熱之中,鼓舞清陽之氣上升。升麻辛甘微寒,性能升散,又可引脾胃清陽之氣;紫菀,性溫而不熱,質潤而不燥,長於潤肺下氣,開肺郁;款冬花辛溫而潤,潤肺下。「虛則補之」,虛秘採用潤肺,肺臟清虛而嬌嫩,吸之則滿,呼之則虛,清輕肅靜,不容纖芥,肺氣宣降,肺氣向上向外宣發,與向內向下肅降相反相成的運動。可將脾轉輸來的水谷之精上輸頭面諸竅,將吸入之清氣與谷氣相融合而成的宗氣,向下布散至臍,肺氣充足,大腸的傳化糟粕功能得以正常發揮,以助大便排出順暢。

典型醫案

患者,男,時年56歲。因「反覆大便秘結2年」來診。平素飲食辛辣,熬夜飲酒,作息不規律。2年來自服痔康片等藥物後,症狀無明顯好轉。大便乾結,3~4日/次,如羊糞狀,腹脹腹痛,口乾口臭,面紅,心煩躁動不安,身熱,小便短黃,舌紅,苔黃厚,脈滑數。

診斷:熱秘型便秘。

治則:宣肺泄熱,潤腸通便。

方藥以麻子仁丸合黃連解毒湯加減:火麻仁12g,杏仁9g,白芍15g,黃連3g,黃柏9g,黃芩12g,芒硝12g,桑葉6g,菊花6g,桔梗6g,生甘草3g,連服5服,每日1服,餐後口服,早晚各1次。

二診:服藥5天後,大便2~3日/次,質軟,色黃,腹脹腹痛好轉。前方續服5服。

三診:二診後繼服5天。大便1~2日/次,質軟,無明顯腹脹腹痛,寐納佳。

按:麻子仁丸合黃連解毒湯加減出自宋金時期成無己編撰的《傷寒明理論》。根據「燥者潤之」,王子接《絳雪園古方選注》卷上:「麻、杏潤脾燥,白芍安脾陰。」火麻仁、杏仁潤腸通便,其中杏仁上肅肺氣,下潤大腸。白芍養血斂陰,芒硝瀉下攻積,潤燥軟堅,漢代《神農本草經》載芒硝「除寒熱邪氣,逐六腑積聚、結固、留癖」。黃連、黃芩、黃柏苦寒直折,清瀉三焦之熱。桑葉、菊花輕宣肺氣,更加桔梗載藥上行,宣利肺氣,通調水道,起到「開鬼門,潔淨府」,「去宛陳莝」之效。

鄭重申明:

由於每個人的體質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藥和劑量僅適用於本案病人當時的病情。未經中醫辨證診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處方和劑量。廣大讀者如有需要,應前往正規醫院診治,以免貽誤病情。■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內容選自《中國中醫藥報》2023年2月22日第五版,陳蓉蓉 福建中醫藥大學,蔡而瑋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