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焦慮的你,更要小心這種讓你感覺很美好的食品添加劑

營養師劉遂謙 發佈 2024-04-10T13:51:02.009106+00:00

前幾周那篇小甜水加速男士脫髮的文章推送後,我的一位男同事憂心忡忡地問我:我把含糖的可樂都換成了無糖可樂,會不會更健康一些?首先,零卡代糖(也就是人工甜味劑)同樣可以增加男性脫髮的風險。不過,這只是它們的殺傷技中不足掛齒的一小部分。

前幾周那篇小甜水加速男士脫髮的文章推送後,我的一位男同事憂心忡忡地問我:我把含糖的可樂都換成了無糖可樂,會不會更健康一些?


首先,零卡代糖(也就是人工甜味劑)同樣可以增加男性脫髮的風險。不過,這只是它們的殺傷技中不足掛齒的一小部分。


既往的幾篇推文里,已經跟大家揭露過這些看上去很友好、貌似可以幫我們減少熱量攝入、控制體重的「零卡糖/代糖」暗地裡給我們埋下的某些健康風險(想要複習的小夥伴點擊文末的連結可達)。今天,我想就著我同事的無糖可樂,跟大家說說代糖里的老大哥——阿斯巴甜不為人知的另一種健康殺傷技能:


制 造 焦 慮





說真的,從我知道阿斯巴甜有這個卓越技能的那一刻起,就暗暗發誓堅決不再喝任何含有阿斯巴甜的飲料。畢竟,疫情後的一切,已經讓人夠焦慮了……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2022年底發表的一篇研究,明確提醒我們:減肥人士們常吃常喝的代糖食品和飲料中使用的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即便是在安全劑量範圍內,也會導致實驗小鼠出現程度非常嚴重的焦慮行為。更可怕的是,這個影響會經由父親和母親傳遞給下一代和下下一代


是的,你沒看錯,是父親和母親,而不只是母親。


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有研究報導阿斯巴甜對神經精神行為的影響。過去的10年裡,已經陸續有學者提出:阿斯巴甜有可能誘發認知障礙、頭痛、偏頭痛、情緒易怒、焦慮、抑鬱、睡眠障礙以及學習和記憶障礙等問題。這其中,很多都是基於人類研究得出的結論。




身為一種人造甜味劑,阿斯巴甜憑什麼可以干擾我們的神經生理呢?


阿斯巴甜進入人體後,會被分解為天冬氨酸、苯丙氨酸和甲醇。大腦中的苯丙氨酸和天冬氨酸水平會因此而被提高,這二者會抑制、神經遞質多巴胺、5-羥色胺,以及去甲腎上腺素和血清素——這些神經生理活性調節劑的合成和釋放,並通過提高皮質醇水平及製造出過量的自由基使得大腦對氧化應激愈發脆弱。有意思的是,同樣是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當它們來自膳食蛋白質時,就不會像阿斯巴甜這麼「狠」!可見人體多麼聰明,對人造物質的識別和抵抗力超強。


我們再來看看PNAS這篇研究是如何確定阿斯巴甜的「狠角色」的。




參考美國FDA針對人類的阿斯巴甜每日最高容許攝入量上限50毫克/千克(簡稱DIV),研究者按照小鼠的體重折算後,給小鼠攝入相當於小鼠最高容許攝入量8~15%的阿斯巴甜。當持續到6-8周時,小鼠開始表現出非常明顯的焦慮樣行為,程度之強烈甚至出乎了研究者們的意料。


接下來,研究人員給小鼠服用地西泮(焦慮症患者常用的一種藥物)來緩解焦慮,不出所料,藥物起效了,這進一步證明了阿斯巴甜的致焦慮作用。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對小鼠腦中負責調節焦慮、恐懼反應的核心腦區——杏仁核進行了RNA測序,基因表達的變化也證明,阿斯巴甜讓小鼠杏仁核中焦慮相關的神經環路出現了顯著變化。相比於對照組,攝入阿斯巴甜12周的雄性小鼠產生了1467個差異表達基因。


研究人員並沒有就此收手。此後,對持續攝入15%劑量阿斯巴甜的雄性小鼠的後代持續觀察研究了4年之久。令人震驚的是,相比於對照組(沒有餵阿斯巴甜的小鼠),那些連續攝入阿斯巴甜12周的雄性小鼠不僅自己有焦慮症狀,它們的子孫也都表現出來明顯的焦慮樣行為,且這些子孫們的焦慮也能用地西泮來緩解——阿斯巴甜誘發的焦慮傳承了兩代!


跨代「傳承」這個事兒,可真的不一般!雖說來自表觀遺傳改變導致的這種「傳承」能力會逐代減弱,但,阿斯巴甜搞事情的能力絕對超出了人類對它的預估。

那麼,能讓小鼠3代焦慮的量(7~15%小鼠的DIV)按照人類的體重換算成我們日常享受的「零卡減肥小甜水」,是多少量呢?



不過才480-960毫升而已……



這個量,對於很多酷愛無糖飲料的小夥伴,不過是個起步量。而那些把無糖飲料當水喝,認為它們「零負擔且美好」的朋友們,用「才出虎穴含糖飲料、又入狼窩無糖飲料」來形容,真的不過分啊~


當然,一定會有小甜水愛好者不服氣地槓:動物試驗罷了,不要用來製造人的恐慌。


唔,任何帶有批判性思維的質疑都是值得肯定的。沒關係,那我們就拭目以待更多的人類實驗結果吧。畢竟,

阿斯巴甜對健康的諸多其它不良影響,早就已經在人類研究中被確定,比如對血糖的影響,對心腦血管疾病的影響,幫我們變胖等等……嗯,所謂「人造病」、「人造肥」~




那麼,這些無糖小甜水真的就不能碰了嗎?


我個人的態度:偶爾喝點兒,傷害不至於那麼大——畢竟我們日常接觸的各種添加劑不止代糖這一類,生活在產加工食品時代的人也不可能把嘴縫上。但是,請避免大量依賴這些甜味劑,它們正在陸陸續續暴露出隱患。比如這兩年紅極一時、恨不得各大品牌都在爭先使用、引為時尚賣點的赤蘚糖醇,近期也被報告有安全隱患——可能導致血栓的加速形成。下一周的推文,跟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網紅甜味劑赤蘚糖醇的背景,以及新研究帶給我們的警告。


最後,送給真愛粉一句愛心建議:白開水,真的很香!


延展閱讀:


  • 要不要放下你手裡的無糖可樂?它的代糖又又又被點名了……
  • 警惕!0熱卡的人工甜味劑(代糖)也會讓血糖升高!
  • 喝甜味劑/代糖飲料更健康?答案可能讓你很傷心


遂謙碎碎念:那些人工合成的東西,有點兒東西還是讓人…...


想要了解更多母嬰、健康、減肥等前沿知識,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遂謙的營養小屋

參考文獻:

  • Sara K. Jones et al., Trans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aspartame-induced anxiety and changes in glutamate-GABA signaling and gene expression in the amygdala.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2) https://doi.org/10.1073/pnas.2213120119
  • Arbind Kumar Choudhary & Yeong Yeh Lee. Nutritional Neuroscience. Neurophysiological symptoms and aspartame: What is the connection? https://doi.org/10.1080/1028415X.2017.1288340
  • Arbind Kumar Choudhary & Yeong Yeh Lee. The debate over neurotransmitter interaction in aspartame usage.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 Volume 56, October 2018, Pages 7-15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