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城堡之衛城、寨城

莆仙歷史文化 發佈 2024-04-27T08:42:55.442204+00:00

明洪武二十年,江夏侯月立衛所,建平海衛城,興化衛指揮呂謙監築。拆東角遮浪堤石建城,周長廣1丈4尺,高1丈8尺,垛高6尺,共1310個,警鋪30個。

莆田城堡之衛城

1.平海衛城

在縣東90里,原為衛所,地名南嘯。明洪武二十年( 1387),江夏侯月立衛所,建平海衛城,興化衛指揮呂謙監築。拆東角遮浪堤石建城,周長廣1丈4尺,高1丈8尺,垛高6尺,共1310個,警鋪30個。建東門、巨南門、小南門,各建樓其上。三面靠海,不鑿塹,城北據山築台,望見座統八年( 1443),焦宏奉命巡海,命衛指揮王茂增築敵台數十座。嘉靖四( 1563)二月,倭寇陷城。八月,知府易道談命邱鼎寶修復。隆慶四年(1570)風雨壞垣,知府林有源重修。明學使王世懋《平海衛觀大海》詩:一瞬已千里,何人更九州。乾坤盡積氣, 日月在中流。颶起尼鰲極,雲歸失蜃樓。茫茫竟何正欲生愁。清順治十八年( 1661)截界後,軍民內遷,城毀棄。1939年,縣政府奉令拆城。


2.莆禧守御千戶所城

位於忠門鎮莆禧村,忠門半島南端,與湄洲島隔海相望。東南北三面,地勢高,晴天朝陽照海,嵐光海霧幻作一襲絳紗披掛其間,前人美其名曰「浮曦」,方言演為寓意吉祥的「莆禧」。明洪武二十年( 1387),衛指揮呂謙建莆禧守御千戶所城,駐兵1000名,隸平海衛轄。拆鎮海石堤築,城周長590丈,基厚1丈2尺,城牆高1丈3尺;城垛1049個,警鋪24間;開城門4座,上築城樓,並築月城;城外西面鑿山為旱壕,寬2丈,深8尺,長210丈。另外三面與海吻合。嘉靖二十三年( 1544),莆禧軍民在興化衛中所千戶白十二、分巡姚風翔的率領下,於此擊敗倭寇,俘敵14人。嘉靖四十一

年( 1562),倭寇圍城50餘日,終被戚家軍圍殲。1939年,縣政府奉命拆毀部分莆禧城。

現保存城牆1335米、東北城門及瓮城。城內尚存天妃宮、城隍廟、十字形石板路、明代石碑等。城外有明代八卦井1口。


3.迎仙寨巡檢司城

位於待賢里鼓樓山(今江口錦江中學),宋熙寧四年( 1071)建,置巡檢司,有寇準書「迎仙寨門」額。明洪武二十年( 1387),移於江口,衛指揮呂謙重建。城周長150丈,廣1丈3尺,垛308個,警鋪8間,門2座,各建樓其上。1929年開始修公路、建小學,後又築堤,城陸續被拆。


4.沖沁巡檢司城

位於東興福里(今北高鄉沖沁村),明洪武二十年( 1387),衛指揮呂謙建沖沁巡檢司城。清順治十八年( 1661),因截界而拆毀。


5.嵌頭巡檢司城

位於府東武盛里(今平海鄉嵌頭村),明洪武二十年( 1387),衛指揮呂謙建嵌頭巡檢司城。莆禧設千戶所後,巡檢司遷於此。清順治十八年( 1661),因截界而拆毀。


6.青山巡檢司城

位於府東奉谷里(今埭頭鎮附近),明洪武二十年( 1387),衛指揮呂謙建青山巡檢司城。巡檢司原設南嘯,設平海衛後遷奉谷里。清順治十八年( 1661),因截界而拆毀。


7.吉了巡檢司城

位於忠門鎮梯吳村吉了,宋熙寧四年( 1071)創設,名系蓼城。時商貿盛行,海船聚泊城下。明洪武二十年( 1387),衛指揮呂謙將巡檢司從仙遊潭邊遷於此。重新修建寨城,周150丈,高1.8丈,厚1丈,建垛308個,警鋪8間。開城門1座,中古蜮堡建門樓2座。清順治十八年( 1661),因截界而拆毀。現存寨牆一段,長116米,寬2.9米,高3.3米。


8.小嶼巡檢司城

又名小嶼堡,在府東南醴泉里小嶼山(今秀嶼鎮秀嶼)。明洪武二十年( 1387),衛指揮呂謙監造。嘉靖十三年(1534),仙遊知縣蕭宏魯遷巡檢司,城毀。嘉靖三十八年( 1559),倭寇來,鄉民請自築,知府陳瑞將1日寨改建,周長900丈。萬曆三年( 1575),知府呂一靜據地方呈稱,城北地勢外高,難以守衛,命檢校王價改建,增長30丈。清順治十八年( 1661),因截界而拆毀。


9.大洋巡檢司城

在廣業里,與福清交界,地當要衝。明萬曆十七年( 1589)春,草寇曹廷邦嘯聚為亂,旋就擒。巡撫周案從知縣孫繼有建議,疏請設大洋寨巡檢司。萬曆十八年( 1590),築土城於大洋,周長160丈,高1丈3尺。

清順治十八年( 1661),實行截界,將界外沿海居民遷於內地,把明代為防倭而設的城堡一律拆毀,砌築界牆。沿著新界線,按一定距離,選擇要衝地點,另建新寨。康熙元年( 1662),共築十餘處。每五里築一座石寨。康熙八年(1669),離界十五里,再築三座大寨、四座小寨。康熙二十年( 1681)復界後,界牆、寨台逐漸廢圮。


莆田城堡之寨城

1.越王台

位於白沙鎮寶陽村古院山。東越王余善叛漢,武帝派會稽太守朱買臣率兵討伐,余善在此築台據守頑抗,現尚存石台基礎十餘層,旁有三燧峰,傳為東越王舉烽火報警之所。


2.五斗寨

位於莊邊鎮五斗村。元末兵亂,五斗村民為自衛而建。寨踞山巔,占地3300平方米,平面呈圓形,周長1800米,夯土牆,外砌石塊,高2.5米,寬1米。今石塊多崩壞,土牆外露。開2個寨門,今均毀壞。整體保存尚完整。


3.新興寨

又名樟江寨,位於新縣鄉仙安村,建於海拔598米頂峰。南明唐王時為抗清義士所建的據點,占地1000平方米,寨牆石砌,現存殘段長3000米,高5米,頂寬1.3米,基寬2.5米。東西南北四面開門,北門有石橫刻「新興寨」3字,其下8直行文為「天干十五丈五尺,地干十三丈五尺,人干十五丈,通共四十四丈,太歲乙酉閏六月十一日,信士林瑞宗、黃漢發等眾同立石」。石高140厘米,寬50厘米。保存較完整。


4.清芳寨

位於新縣鄉鞏溪村夾潦山上,距夾潦草堂北1000米。寨門額刻「山色清芳」4字,故名,俗稱書亭寨。在峰頂,西、北2面臨懸崖,周長1000米,橢圓形,占地1000平方米。寨牆石砌,高7-8米,寬1米,內側築有附階,可通行。朝南開門,石條搭架,高2.4米,寬1.2米。今保存較完整。


5.朝天寨

位於白沙鎮長興村南的山上,在海拔613米頂峰。明代建造,依險構築,形如花瓣。占地6600平方米,周長1500米,巨石築牆,高2.5米,寬1米。南、北各開1門,已毀廢,牆亦多處嚴重崩壞。今存有石臼等。


6.鷺峰寨

位於東嶠鎮百葉村西南5公里鷺峰山上,始建於元末。南明隆武至永曆年間( 1645 - 1661),東閣大學士朱繼祚重建,為抗清據點。今殘存石寨牆長2000米,高4.5—5米,寬1米。有東、南、北3門,占地5000平方米。寨內有創建於元至正年間(1341 - 1368)鷺峰岩精舍,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重修。寨門內崖壁上刻「雙松徑石」、「少室」、「靈月池」、「獨木橋」,以及龍、虎圖像。


7.崎頭堡

位於埭頭鎮鵝頭村西北500米,俗稱鵝頭堡。明嘉靖三十九年( 1560),鄉民為防倭寇而建。嘉靖四十二年( 1563)被倭寇攻陷。萬曆二年(1574)重建,圈人小高地,雜石砌牆,占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今殘存牆長2000米,高0.5—2米,寬1.5米。寨內存有房屋基址、古井、街道遺蹟。原有一處崖刻「釣鰲處」,被採石所毀。現只存一處摹米芾書的「第一山」3字。


8.九龍寨

位於南日鎮港南村東南800米,俗稱薛剛寨,明代建。平面呈橢圓形,占地約2800平方米,南北長70米,東西寬40米。塊石砌牆。今殘存高1米,厚70厘米。朝南開一門,殘壞嚴重。


9.定莊堡

位於黃石鎮定莊村東300米,清康熙年間( 1662 - 1722),提督吳英奉旨人籍莆田時所建。堡平面呈長方形,周長262米。今殘存外牆長10米,高5米,寬1.46米。內一小寨,俗稱寨七,內牆長104米,寬1.4米,高3—4.8米。寨內尚存吳英府第舊址和康熙御書「作萬人敵」石匾一塊。其中「百福牆」是定莊堡一個重要的涉台文物。有關人士稱,「百福牆」 兼具裝飾及建築功能,它的發現在莆尚屬首次。另據初步判定,這也是全國首例發現的磚徹「百福牆」。村內有恢宏壯觀的「百廿間」大厝。


在吳府東、中府部分僅存的外牆上,有幾扇歷經百年滄桑仍「紅顏」未改的「百福牆」,而在一扇坍塌的內牆上,其上也滿是砌法各異的繁體「福」字。吳府是康熙年間蓋的,「吳英是受皇帝爺器重的大官,他的宅第當然要說多氣派就有多氣派。」定莊堡幾位上了年紀的老人都說,在上世紀50年代之前,吳府宅第主體大多數還未遭到破壞,內牆外壁都是磚砌的「百福牆」,可好看著呢。仔細觀察這些磚徹的 「福」字,大小統一,排列有序,字與字之間用大小紅磚錯落有致間隔開。眼前的這一個個橫平豎直的「福」字,恬靜古樸,猶如一朵朵盛開的清雅小花兒,讓人不由屏氣凝神,肆意享受來自300年之前威略大將軍帶給現代人的雅致之風。 

「左邊是『示』,右邊是『一』、『口』、『田』,合起來就是一個『福』字。」村內清代吳英文韜武略,曾任台灣首任總兵並代理知府一職,是閩台文化交流歷史上的重要人物,「百福牆」體現了威略大將軍較高的審美情趣,這些福字寓意吉祥、富貴之外,應該還有另外一個意思,即意指與寶島台灣一衣帶水的福建。

10.紅花寨

位於華亭鎮長嶺村,為清初紅花教所創,占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東北面壘砌石寨牆,高約2米,寬約1米。西南面為峭崖,下臨深壑。寨東北山下為五里碑村,西南為南湖村,與東南對山的山外寨遙遙相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