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引爆了:改變世界格局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個鍋究竟該誰背?

小先生的二戰報告 發佈 2024-04-27T10:04:26.198437+00:00

這場影響了當下世界格局的二戰起因,後人卻並沒有達成一個統一共識,今天這一期,我們就根據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在各國利益衝突的政治外交下,怎麼就演變成了,人類歷史中衝突規模最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哪?

君王所爭,多為天下,諸侯所爭、多為疆土和權力,芸芸眾生所爭、多為社會地位和衣食住行,那這場人類迄今為止,波及國家最多、參戰人數最多、傷亡人員最多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到底爭的是什麼哪?這場影響了當下世界格局的二戰起因,後人卻並沒有達成一個統一共識,今天這一期,我們就根據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在各國利益衝突的政治外交下,怎麼就演變成了,人類歷史中衝突規模最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哪?

1936年11月25日,德日兩國,在柏林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矛頭直指紅色政權-蘇聯,德日兩國之所以能達成結盟,都和各自的利益密不可分,小鬍子執政期間,始終將反猶、反共,反英法主導的歐洲格局,定為德國的基本國策。而日本,則是要藉助德國來牽制蘇聯,進而,擴大自身的亞洲地區利益。1937年7月,日本在我國發動盧溝橋事變後,蘇聯就立即意識到德意兩國的戰略意圖,並在我國的抗日鬥爭期間,率先向國民政府直接提供軍事援助,阻止日本在亞洲戰場的軍事擴張,對於我國而言,二戰於1937年,就已經全面爆發。1937年至1938年期間,日本還入侵了蘇聯領空25次,蘇聯海域20次,軍事衝突26次,其中,以1938年7月,在張鼓峰爆發的武裝衝突規模最大,而部分歐美國家,對於亞洲戰場在國際社會上的發聲,卻依舊和日本保持著貿易往來。不過,戰火很快也將重燃歐洲。

1938年3月,德國兵不血刃的吞併奧地利後,蘇聯第一個公開反對德國的領土擴張,這次,英法美的意見,竟然出奇的統一,均選擇接受和承認德國的合併說辭,並在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國簽訂慕尼黑協定,再次同意,德國收回捷克斯洛伐克的主權領土蘇台德地區,對於英法而言,慕尼黑協定的簽署,只是為了歐洲集體安全的戰略性。而且,小鬍子在得到蘇台德地區後,也表示,這是德國在歐洲的最後領土要求。張伯倫也並不認為,慕尼黑協定就是英法對德國的綏靖主義,反而,覺得自己的斡旋,還成功讓歐洲避免了戰爭。但事實證明,小鬍子並沒有遵守承諾,1939年1月,德國向波蘭政府提出歸還但澤市,並要求,在波蘭走廊,修建一條連接東普魯士的跨境公路,德國的這次領土要求,就直接觸碰了英法兩國的底線。

根據法波共同防禦協定和英波於1939年4月簽署的英波互助條約,如果,波蘭主權受到德國的軍事威脅,英法兩國將為波蘭提供軍事援助,小鬍子在柏林,還針對此事發表了演講聲明,譴責英法波三國,對德國領土訴求的侵犯。同年4月,史達林為了防止被歐洲國家邊緣化,便主動向英法提出歐洲安全結盟,共同應對虎視眈眈的德國,但史達林的這次提議,毫無意外的被英法拒絕。此時,蘇聯當局的處境,就極其嚴峻,他既不被英法接受,也不被軸心國接受,反而,在政治外交上,頻頻被歐洲打壓。

1939年5月,日俄爆發的諾門罕戰役,便讓史達林非常擔心,蘇聯會被德日東西夾擊,所以,蘇聯便想通過融入英法陣營,來牽制德國,專心對付日本。但英法,始終都非常排斥蘇聯,更別提,讓史達林直接介入歐洲事務了。此舉,無形中,就給了小鬍子可乘之機,德國在歐洲的最大領土利益,只剩下波蘭,甚至,到了不惜動用武力解決的地步,但德國最擔心的,便是在武力解決波蘭問題時,一旦英法蘇三國,結成了軍事結盟,德國將再次面臨雙線作戰,這絕對是下下之策。所以,德國必須要在兩個陣營中選擇一個作為盟友,要麼讓英法接受德國的波蘭領土利益,要麼,和東邊的史達林成為盟友。

而波蘭作為英法的最後底線,德波談判註定會陷入僵局。這期間,德國也獲悉,蘇聯正在和英法協商結盟,如果雙方達成意見統一,德國在歐洲的局勢將十分被動,所以,小鬍子便也向蘇聯釋放出了談判信號,並為了改善兩國關係,願意在外交和工業科技上進行相互援助。而此時的蘇聯,正在為了自身利益,努力去融入歐洲的主流國家之列,當史達林被英法斷然拒絕後,才開始回應德國的談判信號。但史達林,可並完全放棄和英法談判。蘇聯雙邊談判的最終目標,完全是兩個截然相反的結果,和英法結盟,是為了共同抵抗,德國入侵波蘭。而和德國的結盟,是互不侵犯,共同瓜分波蘭。

其實,導致英法蘇三國談判最終破產的根本原因,可並不是波蘭的主權有多麼重要,第一,英法始終不相信蘇聯,第二:他們不願為了遏制一個德國,讓蘇聯走出德日夾擊的困境,讓自己的敵人漁翁得利。當時,英法的軍事戰略為,一旦戰爭爆發,必須讓蘇聯捲入對德戰爭,讓德國陷入雙線作戰,最後,還不能讓蘇聯擁有東歐各國的實際控制權,大家也可以理解成,義務勞動者。英法的對外政治策略為,利用四國談判的假象,來威懾德國的侵略企圖。

在英法的所有主張中,波蘭始終都是一枚棋子,雖然,波蘭沒有接受德國的無理領土要求,但卻並不影響波蘭的親德行為,在前者吞併奧地利,蘇台德地區時,波蘭都公開支持德國。當小鬍子以波蘭加入反共協定為條件,來解決但澤問題時,同意不同意、公平不公平,暫且不說,單從這一點,便說明,波蘭寧願相信德國,也不願相信蘇聯。在德國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期間,蘇軍借道波蘭和德軍作戰時,就被波蘭政府拒之門外,而且,還被英國扣上,以借道過境之名,實則圖謀波蘭的帽子。

而蘇聯和英法結盟的最終利益,就是為了得到東歐地區的實際控制權,雖然,蘇聯通過和德國結盟,最終還是得償所願。但在談判時期,英法是萬萬不能接受的,所以,多方長達3月的外交博弈,最後的結果是,英法既要維護波蘭利益,也不願意和蘇聯結盟,共同抵抗德國。作為風暴中心的波蘭,在英法的力挺下,既不接受德國的交換條件,也不接受史達林的結盟請求,而此時的蘇聯,東有頻頻挑釁的日本,西有虎視眈眈的德國,如果,蘇聯想避免腹背受敵,最佳的選擇,便是和德國合作,既能瓜分波蘭領土,也能解決來自西方的軍事威脅。而德國,如果要完成當下的波蘭領土利益,也必須要放棄反共立場,與蘇聯結盟。最終,蘇德這對糾纏多年的老冤家,為了各自的利益,而走到了一起。

1939年8月23號,蘇德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後。歐洲和平外交的大門已經關閉,戰爭一觸即發。其實,對於二戰的爆發,多數國家都非常毫意外,英法為了讓蘇聯無法擺脫德日的東西夾擊,讓日本始終成為蘇聯在遠東的最大威脅,打消蘇聯控制東歐的戰略布局,但他們,卻忽略了德國對領土歸屬的渴望。進而,把兩個二戰時期,權利最大的鬍子男撮合到了一起。而小鬍子始終認為,但澤地區歷來就是德國領土,波蘭如果沒有英法的支持,絕不敢和德國正面對抗,如果,沒有英法的攪局,波蘭問題就有迎刃而解,即便,德國選擇武力解決,英法也不會因為德軍入侵波蘭,而直接出兵增援,因為,波蘭只是英法制衡德國的博弈籌碼,僅此而已。

而最終的事態發展,也確實和希特勒的預判相差不大,所以,蘇德簽訂的互不侵犯條約,並不是一個蓄謀已久、深思熟慮的戰略規劃,而是各方錯綜複雜,政治博弈的偶然結果。該條約也不是蘇德雙方達成的軍事同盟,而是一款彼此利益下的中立條約。它的核心價值,只限於戰爭時期和第三方勢力保持中立,不直接或間接,參加支持敵對陣營。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不僅為德國武力解決波蘭問題掃清障礙,避免陷入兩線作戰。而且,蘇聯也得到了51%的波蘭領土,同時還解除了德日夾擊的惡劣態勢。

原本,這場引起二戰導火索的德波領土問題,只是一次不公平的交換,德國只是想在但澤市和波蘭走廊,修建一條跨境公路,並不是為了吞併波蘭。但經過英法蘇波三個月的談判發酵後,最後卻演變成了,蘇德瓜分了波蘭的全部領土,希特勒通過強硬的軍事手段,解決了波蘭問題後,便制定了更大的軍事行動,來表達英法在一戰之後,對德意志的無盡羞辱和壓榨。

1939年9月1號清晨,德國入侵波蘭。9月3號,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