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打呼嚕?從病理和生理分析原因,改善睡眠

小冉哥運動康復 發佈 2020-04-26T02:41:58+00:00

但相反的是,很多打呼嚕的人反而睡眠不是很好,經常是睡的時間長,但起來還是昏昏沉沉的,一整天都沒精神,還容易打瞌睡、流口水、注意力不集中等,嚴重的還可能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睡眠中突然停止呼吸導致死亡。

打呼嚕是很多人都有的毛病,打起呼嚕來那是一個:驚雷!只要宿舍里有一個人打呼嚕,那一屋子人都別想睡個好覺。這呼嚕聲也千奇百怪,有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打呼嚕的人不知道自己打呼嚕,而聽他打呼嚕的人恨不得用枕頭堵住他的嘴。

還有很多人覺得打呼嚕是睡得香的表現,歷來描寫睡得香的都是「伴隨著鼾聲,進入了甜蜜的夢鄉」。但相反的是,很多打呼嚕的人反而睡眠不是很好,經常是睡的時間長,但起來還是昏昏沉沉的,一整天都沒精神,還容易打瞌睡、流口水、注意力不集中等,嚴重的還可能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睡眠中突然停止呼吸導致死亡。

所以打呼嚕雖然是司空見慣的,但也不能因此而不重視它,發展到後期可能會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

打呼嚕的原因有很多,具體可分為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但不管是哪個原因,都是因為氣道阻塞,氣體無法通過,在堵塞的地方發生振動而產生的。輕的氣道堵塞可以導致打呼嚕,而嚴重的,則會導致呼吸暫停。

病理性的如很多的鼻炎、咽炎、扁桃體肥大等的患者,就容易出現打呼嚕的現象,這是因為長期的咽部、鼻部疾病使患者的咽喉部受刺激,出現了炎症現象,咽喉部的病理改變使得我們的咽部變窄,呼吸受限、阻力變大,而出現打呼嚕的現象。這一類的患者隨著疾病的治癒,打呼嚕的問題也會隨著改善。

而生理性的打呼嚕則比較複雜,簡單的有睡眠體位不舒適,枕頭高度過高或過低,身體過度疲勞等,而複雜的情況則和生理結構有關,比如咽部肌肉鬆弛、下頜骨位置異常、先天性氣道異常、舌體肥大、軟齶低垂、懸雍垂肥大(小舌頭)等。

還有一些影響因素,比如:

1.肥胖——肥胖使得頸部的脂肪增多,睡姿時脂肪下垂壓迫氣道,導致呼吸道狹窄。肥胖也可使得舌體脂肪增多,睡覺時舌體後墜阻塞氣道。

2.年齡增大——在老年人身上也很常見打呼嚕的現象,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也在慢慢流失,咽部的肌肉鬆弛,就不能很好地保持氣道處於擴張的狀態,肌肉沒有辦法很好地「拉住」它。

3.神經因素——呼吸受限導致攝氧量不足,呼吸神經系統被不斷地刺激,長期持續的刺激使神經疲勞,敏感度下降,形成惡性循環。

4.酒精作用——飲酒後,舌頭和喉嚨肌肉放鬆太多也會引起打呼。

在解決方法上,也有很多種,如果是病理性因素造成的,可以通過治療而達到改善的目的。如果是先天性結構異常的,需要通過臨床手術的介入去改善。其他的導致打呼嚕的原因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去改善:

1.減肥——減肥是很有效的改善打呼嚕的方法,大部分肥胖人群,都有打呼嚕的現象。而呼吸受限會使神經激素等發生紊亂,加重肥胖。減肥可以有效地減少頸部和舌體上的脂肪,減少氣道受壓而導致的狹窄,從而緩解打呼嚕。

2.調整睡姿和枕頭高度——枕頭高度過高,可能會導致軟組織過度過度擠壓氣道而導致氣道受壓,所以枕頭過高時可調整至合適的高度。另外,如果平躺著睡打呼嚕嚴重時,可調整睡姿為側躺著睡,這時脂肪等向側面垂下不易壓迫到氣道。

3.呼吸機——在睡覺時使用呼吸機可以很好的改善氣道受阻的現象,它是通過外來的正壓氣流強行打開氣道,提供一個持續的壓力,保持氣道的暢通,從而達到改善打呼嚕的目的。

最近還有一項研究發現,經常吹奏樂器的音樂家,比如雙簧管,這類人群出現打呼嚕的現象要比常人低,所以除了以上的幾種方法外,我們還可以進行一些練習:

1.舌伸縮:張開嘴巴,舌頭做向前,向左,向右的運動。


2.頂舌運動:舌頭向上頂住上顎,向左向右頂腮幫,及舌頭伸出頂住壓舌板。


3.張口嘆氣訓練:張大嘴巴,吸氣到最大,然後再嘆氣把氣體排出。



4.軟齶訓練:舌頭頂住上顎,然後在始終不離開上顎的基礎上,舌頭往後卷。


5.吸管呼氣練習:仰臥位,嘴裡放一根吸管,鼻子吸氣把肚子鼓起來,再從嘴巴通過吸管吐氣。

如果因為打呼嚕引起了更多的不適症狀,建議你及時就醫找到原因,祝大家都有一個好的睡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