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按摩時必須注意的5個要素和9項禁忌,及提升按摩效果的訣竅

卿禾養生 發佈 2020-01-01T02:25:21+00:00

按摩時必須要注意的9大禁忌按摩的確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任何情況都可以按摩,當身體出現下列狀況時則不宜按摩保健:1、感染化膿的體表部位不能進行按摩;2、發生癌變的部位不能進行按摩,以免癌細胞擴散;3、皮膚被燙傷或者皮膚劃傷出血的地方不能進行按摩,以免影響皮膚癒合

按摩時必須要注意的9大禁忌

按摩的確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任何情況都可以按摩,當身體出現下列狀況時則不宜按摩保健:

1、感染化膿的體表部位不能進行按摩;

2、發生癌變的部位不能進行按摩,以免癌細胞擴散;

3、皮膚被燙傷或者皮膚劃傷出血的地方不能進行按摩,以免影響皮膚癒合;

4、身體患有傳染性疾病並處於急性傳染期時不能進行按摩,如肝炎、霍亂、皮膚病等;

5、婦女懷孕或者月經期腹部按摩時一定要注意手法,切忌使用重手法按摩;

6、大運動量過後或飢餓時不宜進行按摩,以免發生暈厥;

7、高血壓患者以及患有嚴重心臟病的老年患者按摩時不能使用重手法;

8、患有急性感染性疾病或者發熱性疾病時不能進行按摩;

9、腎炎患者進行按摩時不能採用重手法按摩腰部脊柱兩側的腎區。

經穴按摩時要注意的5個要素

按摩看上去是很簡單,但有很多注意事項。

1、按摩前禁止吸菸。香菸中的有害物質多達40~200種,特別是其中的尼古丁更是劇毒物質。如果在按摩前吸菸,尼古丁就會隨著按摩進入體內,造成交感神經緊張,血管收縮,血液循環不暢,影響按摩療效。

2、應在呼氣時刺激穴位。呼氣時,肌肉鬆弛而柔軟,此時給予刺激,不僅可以減少疼痛感,還利於傳導,因此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

3、手法要求。按摩時,手法要熟練,力度要適中,先輕後重,由淺入深,不能使用暴力或蠻勁,否則,不但起不到保健作用,還可能損傷皮膚和筋骨。另外,不同的身體部位,按摩手法和力度也不盡相同,比如,腰臀部力度可以大些,前胸、腹部力度要小一些。如果被按摩者是青壯年,力度可以稍大些,而如果被按摩者是老人、兒童或者是體質較弱者,力度就應當小一些。

4、按摩環境。按摩時一定要注意選擇合適的環境,比如,在夏季,應在空氣流通、氣溫適中的環境中進行;而在冬季,應在溫暖的環境中進行,要求按摩者的雙手一定是熱的,以防被按摩者受涼。除此,在按摩的時候,被按摩者有時候容易睡著,要注意用毛巾蓋好,防止受涼。

5、按摩的時間選擇。按摩的時間一般每次以20~30min為宜,按摩次數以12次為1個療程。另外,以下兩種情況不宜進行按摩:一是被按摩者大喜、大怒、大悲、大恐等情緒較為激動的時候;二是飽飯之後不宜立即按摩,而應在飯後2h左右在進行按摩。

按壓穴位時的心理準備與呼吸節律

要使穴位按壓收到理想的效果,應將全部意念集中,但如果將全部力量加在穴位上卻往往適得其反。

為了能夠收到好的按壓效果,在進行穴位按壓時,首先要深呼吸,將整個身心放鬆,然後將意識集中到穴位上,最好一邊按壓穴位,一邊用意念感覺「經絡和穴位正在慢慢變熱」、「經絡中的氣血運行正常了」、「身體漸漸輕鬆了」等。比如,一邊將手放到腹部,一邊想著腹部溫暖起來。這樣,你就能夠感到腹部真的溫暖了。按壓穴位也是一樣的,將意念集中,心中默念疾病好轉,就會使穴位刺激的效果大大提高。

除了意念,按壓穴位時還要講究呼吸節律。

這是因為一般人吸氣時肌肉緊張僵硬,而呼氣時則身體放鬆。如果在吸氣時按壓穴位,會導致肌肉疼痛。所以在按壓穴位時應將空氣徐徐吐出,而在放開按壓的手時則應慢慢吸氣。另外,按壓時要慢慢將力量滲透,然後再緩慢鬆開,不要一直用力按壓。通常,用力按壓的時間一般3~5s較為合適,然後再用3~5s抬起,這樣反覆5~10次。全身按壓的時間一般可控制在20min左右,時間太長或次數太多反而會影響氣血運行,如果感覺刺激量不夠,可分早晚進行。

正確找到穴位的方法3種方法

使用經絡穴位,最重要的是要找對地方,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收到效果。下面我們就介紹兩點大家都能使用的、可以簡便找到穴位的方法。

1.找反應
找反應實際上找的是穴位的反應,當我們的身體出現異常的時候,相應的穴位就會出現相應的反應。通常這些反應有以下幾種。

壓痛:用手壓時有痛感;

硬結:用手指觸摸時,穴位處有硬結;敏感:當我們身體異常時,稍微一刺激,相應穴位處的皮膚就會有刺癢的感覺;

色素沉著:相應的穴位處有時還會出現黑痣或者斑點等色素沉著現象;

溫度變化:穴位處的皮膚會與周圍的皮膚產生溫度差,或發涼或發燙。

這幾點反應都是很明顯的,在找穴位之前不妨先壓一壓、捏一捏皮膚,如果感覺有上述反應,那就說明你找對穴位了。

2.記分寸

記分寸的方法就是「同身寸」。中醫講的「寸」,並不是用尺子量的,而是以我們身體的某個指標制定的,不同的人,「寸」的長度也不同。

那麼什麼是「同身寸」呢?

「同身寸」就是用自己的手指作為找穴的尺度:大拇指指間關節的寬度為「一寸」;四指併攏,以中指中節橫紋處為準,四指橫量為「三寸」。有了這個方法,我們就可以用自己的手指輕鬆地找到穴位了。

3.看骨骼

如果我們知道身體中的某一部位有什麼骨骼,那麼找起穴位來就更容易了。

比如,低頭時,頸後部正中間突出來的那塊骨頭就是第七頸椎,接下來的凸骨就是第一胸椎;

還有,兩邊肩胛骨的最下端與第七胸椎骨的突起在同一條線上,就是常說的「平第七胸椎」;

腰的左右兩側各突出一塊骨頭,也就是我們系腰帶的地方,這塊骨頭與第四腰椎的突起在一條線上。

我們身體里有很多「標誌性」的骨頭,平時不妨多記一些,對找穴位會有很大的幫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