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是如何辨證治療皮膚過敏的呢? |  每天一個中醫小知識

正安文化北京 發佈 2020-01-21T11:43:55+00:00

過敏性體質的人主要是肺、脾、腎三臟腑功能失調而造成的。中醫依據徵候屬性,可以分為以下三種類型:●濕熱內蘊型:患者疹斑上常有水,水抓破後,皮膚會呈現鮮紅糜爛,造成組織液滲出,液干後會結黃色的厚痂,並同時可見大便干、小便黃,舌質紅。

如果你喜歡中醫、文化、健康、養生,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這裡有趣,不簡單。

過敏性體質的人主要是肺、脾、腎三臟腑功能失調而造成的。肺主呼吸,不耐寒熱,易受外感風寒病邪侵襲而造成皮膚的不適。脾主運化,營養失調亦損傷脾胃,進而因運化代謝的不良,造成水濕水邪聚合而成痰濕病氣,引起對食物的過敏。腎主氣納,調節水分代謝。若腎陽不足,氣納功能不良,水分蒸化亦失調,進而造成皮膚的乾燥、大便的干硬秘結。中醫依據徵候屬性,可以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濕熱內蘊型:患者疹斑上常有水,水抓破後,皮膚會呈現鮮紅糜爛,造成組織液滲出,液干後會結黃色的厚痂,並同時可見大便干、小便黃,舌質紅。治療方式以利濕清熱、去除腸胃濕熱、利腸通便為主。

●脾虛濕甚:此類型患者在水泡抓破後,皮膚會呈現淺紅或同膚色的糜爛,且滲出液不易干收,會有黃色薄痂。症狀還有面色暗黃、精神不振,胃口不佳,舌質淡紅。治療以健脾除濕、增強脾胃運化功能、增強腎氣為主。

●陰虛血燥:此類患者的皮膚在疹斑邊界會呈淺紅或暗紅斑,皮膚表面粗糙乾燥且覆有鱗屑。雖然口乾現象但不喜歡喝水,舌質紅或暗紅。治療以滋陰養血潤燥、滋養肺陰、強化脾胃水分營養的吸收功能,以期能除去皮膚的乾燥搔癢。

如果你對文章內容或相關課程感興趣,請關注微信號:正安文化北京[zanedubj],我們等你喲~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