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伐紂乃天命所歸?文王多年前一招暗棋,牧野之戰竟使商軍倒戈

如斯精舍 發佈 2020-01-14T03:31:03+00:00

但有意思的是,這70條罪狀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隨著時間推移,慢慢變多的。現代史學界顧頡剛做了個有趣的分析《紂惡七十事發生的次第》,發現在離紂王最近的周朝,《尚書》里也不過說到了6條罪狀.但是到了戰國,一下子給他增加了27條,西漢的史書中又增加了23條。


文丨舞雩


大家好,國學趣談欄目又和大家見面了。

武王伐紂的牧野之戰可謂是傳統意義上正義戰勝邪惡的典範。


但自古以來,戰爭並無絕對正義的一方,被批判的紂王難道真的昏庸無道?又或者被後世儒者稱頌的周朝軍隊真當得起「仁者無敵」的稱號?

卻也未必。


/被抹黑的70宗罪


其實歷朝歷代從不缺乏學者為紂王翻案,且愈演愈烈,到如今「抹黑說」基本已成定論。

說來可笑,我們能從各類史書中找到紂王一共多少條罪狀?

答案是70條。

光聽這數目,紂王此人簡直就是十惡不赦。

但有意思的是,這70條罪狀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隨著時間推移,慢慢變多的。

離我們越遠的史書里,記載的罪狀越少,越近的史書里,記載的罪狀越多。


現代史學界顧頡剛做了個有趣的分析《紂惡七十事發生的次第》,發現在離紂王最近的周朝,《尚書》里也不過說到了6條罪狀.

但是到了戰國,一下子給他增加了27條,西漢的史書中又增加了23條。因此在司馬遷的《史記》里,紂王的形象已經不能看了。

當然抹黑到這裡還沒結束,還越抹越上癮,東漢時又給他增加了1條,東晉時增加了13條。

到此,紂王就成為了千古末代暴君的典型。

孔子的弟子子貢便說:「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意思即:千萬不要失敗,否則天下所有的罪都能算到你一個人身上。

不過即便是把紂王說成惡棍的《史記》,太史公也不得不老老實實地說出了這麼一段話。

《史記》:「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



荀子則說:「長巨姣美,天下之傑也;筋力超勁,百人之敵也。」

可見紂王首先是個聰明人,其次體型健美、勇力過人,也因此他很有些自負。

這樣的一個帝王,在位上必然是想干出一番事業的。

而事實上,繼承父業,真正完成對東夷中的徐淮部族全面征服,在中國歷史上首次征服了江淮地區、拓土開疆至渤海和東海的帝王,確實是殷商天子帝辛無疑。

可以說,今天的天津、連雲港等沿海城市所在地域,包括江蘇、安徽兩省在長江以北地區,被納入中國版圖,同時讓相對先進的中原文化傳播到淮河流域,促進加入這一地區的開發和民族融合,功勞當歸於雄主紂王身上。

不過,帝辛治下商朝在對東夷長年戰爭中國力損耗過多,而西方的周國在文王姬昌和武王姬發兩代英主的努力下,國力卻不斷增強。


這兩大勢力之間的矛盾是可以預見的。

由此,在相互吞併對抗當中,決定最後命運的牧野之戰一觸即發。


/弔詭論的牧野之戰

公元前1046年2月,在殷商首都朝歌附近的牧野戰場上。周武王麾下4.5萬的西岐大軍,沖向了號稱70萬的商王帝辛大軍。

這時,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個不可思議的場面出現了:還沒等雙方交戰,70萬商軍便集體倒戈,殺向朝歌!

延續500多年的商朝就這樣滅亡了,沒有出現期待中的大決戰,卻出現了一幕極其弔詭的臨陣倒戈!

於是,周武王就此成為明君的代表,商紂王也就此成為昏君的典範,而70萬商軍的臨陣倒戈,也被定論為反抗暴君的棄暗投明。

以有道伐無道,以至仁伐至不仁,一切都是那麼的順理成章。


但這其中疑點重重,實在不能不深入論證。

須知,在奴隸社會,奴隸從屬於奴隸主,沒有自主權,也沒有人會想到反抗,所謂的「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都是後人強加到人家頭上去的,奴隸們還沒有這個覺悟。

而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底層人民反抗暴政還是在800年後的秦朝末年。

所以,在奴隸社會的巔峰時期——商朝末年,發生奴隸大軍臨陣倒戈,實在是很可疑的。

這裡面,要說周朝沒有用什麼計謀策略,純粹靠魅力征服奴隸,那是扯淡。

從一個人身上其實就可見一斑:膠鬲。


孟子曰:「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於市……」

這位亞聖大概想說的是上述諸人雖然都是起於微賤,但自強不息,創下了不朽的功勳,所以大家不要灰心,要能「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但這個說法放在膠鬲身上並不合理,因為膠鬲走向巔峰的路途可不是「動心忍性」能夠做到的。

自古鹽商都是身家巨富,而在當時,作為鹽商祖宗的膠鬲更是不在話下,用「富可敵國」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戰爭從來都離不開經濟的支持,商紂王討伐東夷,耗資無數,眼看國庫日漸空虛,連酒池肉林都快供應不上了,這時,周文王向商紂王舉薦了膠鬲。

對商紂王來說,膠鬲無疑就是救命稻草,其巨額財富讓商紂王一下子擺脫了困境。


為了報答,商紂王封膠鬲為少師,上演了一幕中國歷史上較早的錢權交易。

但是別忘了,膠鬲終究是周文王的人,周文王死後,武王即位,開始了滅亡商朝的倒計時。

有一次,商紂王派自己的哥哥微子和膠鬲率領使團訪問周國。

就是在這次訪問中,周武王成功地跟膠鬲對上了暗號,又成功地策反了微子,並許諾事成之後微子世為長侯,膠鬲加富三等,封地運城鹽湖地區,全權發展當地鹽業。

回到朝歌后,膠鬲開始行動,成功地將幾位能征善戰的大將都派到了東夷前線,等到周武王討伐朝歌時,70萬商軍正是由膠鬲率領的,「臨陣倒戈」也就順理成章了。

當然,許多記載上是不承認膠鬲的存在或者此一事件,因為這關係道儒家的「仁」的核心觀是否正確。

因為武王伐紂說成「仁者無敵」和「兵家詭計」,內里是兩種邏輯。



只講立場,不講方法的話,激昂的口號自然是熱血而富有衝勁。

只是這樣,未免顯得自欺欺人了些。

其實,承認膠鬲,絲毫都不影響周武王的英明,相反,避諱膠鬲,只會讓周武王變得假大空。

可惜的是,幾千年來我們一直都在塑造假大空,意淫著「仁者無敵」、「邪不勝正」,這不說是蓄意陷害,至少也是誤人子弟。

/內部的矛盾

當然,歷來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公平,遵循強者的定論倒也不能算完全錯誤。

況且,紂王也並非一個完美的帝王。

眾所周知,商朝的管理體制類似於貴族共和,商王並不能像秦始皇一樣乾綱獨斷。

但商朝最後一代帝王帝辛,文武全才,是一代雄主。


這種雄才大略的帝王最喜歡折騰,不折騰如何彰顯自己是不一樣的煙火?

但是這類帝王也最容易破壞規矩,他容易挑戰多年以來的傳統、制度、習慣。

《尚書》記載:「王子!天毒降災荒殷邦,方興沈酗於酒,乃罔畏畏,咈其耇長舊有位人。」

「舊有位人」就是商朝的一些古老的世家土圍子,這些豪族領主是組成商朝混合政體中貴族制衡君權的關鍵部分,「耇長」就是年長的元老重臣。

紂王專門針對這些制衡君權的領主老爺們作對,折騰的目的就是擴大君權。

《詩經·盪》這首詩也提到了「殷不用舊」,紂王不用傳統的土圍子老爺們,專門重用一些沒根沒底的小臣。

這些小臣是些什麼人呢?

《左傳》裡面提到說紂王喜歡用「四方逋逃」,就是些游離於共同體之外,沒根沒底的聰明人,其中不少可能還是犯罪分子。



這些游離於共同體之外的聰明人,其實一般是沒有固定價值觀的,為了利益可以踐踏一切習慣和傳統,破壞古老的商朝憲法,也是沒有什麼心理障礙的。

紂王這種玩法,最後當然是導致殷人共同體的離心離德,傳統貴族不再願意為商朝效命。

《周本紀》曾提到殷人的太師、少師抱著樂器去投奔周朝。

樂器在現代屬於娛樂範疇,但在當時屬於宗廟禮樂的核心禮器,擁有這些東西就意味著政治合法性,當時掌管音樂的樂師地位也是很高的。

這些掌管合法性禮樂的高級貴族投奔周,也顯示出紂王治理的合法性在不斷崩塌。

再如箕子,在當時作為紂王的王叔,被紂王剝奪權利,找個藉口給關了起來。至於其他地位更低的貴族待遇自然更差,也可見紂王行事的專橫。


所以武王伐紂成功後,赦免這些古老世家貴族們,作為某種意義上的「成湯之典」和「盤庚之政」的捍衛者,想必也是贏得了不少人心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仁者無敵」又顯現出那麼幾分正確。

以上是本期內容,我是如斯精舍,你的文化手冊,我們下期再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