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發明了一種制度,之後的朝代一直沿用,至今依舊有很大影響

悅悅說歷史 發佈 2020-03-28T01:24:45+00:00

一提到古代的皇帝,我們都會想到千古一帝秦始皇,吊打匈奴的漢武帝,以及開創貞觀盛世的唐太宗,但有一位皇帝則非常特殊,她就是女皇武則天。

一提到古代的皇帝,我們都會想到千古一帝秦始皇,吊打匈奴的漢武帝,以及開創貞觀盛世的唐太宗,但有一位皇帝則非常特殊,她就是女皇武則天。眾所周知,武則天原本是唐太宗的妃子,被賜號「武媚」,後來被唐高宗納入後宮,逐步被冊立為皇后,最後自立為武周皇帝。

在唐朝之前,雖然也有女子曾獨掌朝廷大權,比如西漢的太后呂雉,但她卻沒有稱帝,武則天是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為了權力,她的手腕比較強硬,嚴懲那些反對自己的大臣,甚至有些不擇手段,但不可否認的是,武則天的治國能力也是很強的,許多皇帝都難以達到她這種高度。

武則天深知,只有重用有才之士,才能更好地治理好江山,就提拔重用了姚崇、宋璟及狄仁傑等名臣。另外,武則天為了選拔出更多的賢才,對科舉考試非常重視,並開創了武舉考試,凡是符合條件的習武之人,都可以通過此途徑獲得入朝為官的機會,這在她之前是沒有過的事情。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如此評價武則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斷,故當時英賢亦竟為之用。」在之前的科舉考試後,有些負責批閱試卷的大臣,當看到自己的學生或者親戚時,難免會產生私心,從而導致一些無才之人被錄用,而那些有才能的才子則失去了機會,這是非常不公平的。

為了防止這種事情發生,武則天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慮,就發明了一種制度,在批閱試卷之前,把考生的姓名、籍貫等遮擋起來,這也就是所謂的「糊名法」。自從開創了糊名法,不管是哪些大臣負責閱卷,直到榜單出來之前,都看不到考生的名字,不管考生出身如何,只要具有真才實學,就能在眾人中脫穎而出。

而那些出身官宦世家的考生,如果沒有才華的話,也不會被錄用,不得不說是科舉考試中的一大創舉,保證了公平性,朝廷也能選拔出真正的有才之士。儘管「糊名法」在一開始並沒有流行起來,但隨著制度的完善,之後的歷朝歷代都沿用了此方法。宋真宗時期,對糊名法非常重視,他曾對文武百官說道:「今歲舉人頗以糊名考校為懼,然有藝者皆喜於盡公。」

雖然有些古代官員對糊名法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有人對此產生了質疑,但從整體來看,此制度能儘可能地保證科舉考試的公平性。直至今天,糊名法依舊有很大的影響,在高考等考試中還會用到,但很多人都不知道,這種制度是武則天所發明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