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的蛋白質含量大,老年人與孩子是否該天天吃

營養學教授劉政 發佈 2020-03-22T00:21:08+00:00

一般認為,就攝取蛋白質而言,一天吃奶300克為宜,這300克可以全是酸奶,也可酸奶與鮮奶各半,摻合著吃。

酸奶含有100餘種對人體有益的成分。它是以新鮮牛奶為原料,經殺菌後由乳酸菌發酵加工成的奶製品。


酸奶的蛋白質含量很高,每百克用鮮奶直接製得原味酸奶(即不加水,也不加任何配料)含蛋白質3.0-3.5克,如果不計奶中固有的大量水分,則此量高過很多的畜禽肉類。另外,酸奶蛋白質同畜禽肉與魚肉一樣,都含有8種人體必需而又不能為人體自行合成的胺基酸,即同屬優質蛋白質。酸奶的蛋白質主要是乳清蛋白、酪蛋白,並有豐富的免疫球蛋白、乳鐵蛋白等免疫因子,生物價高過牛、羊、豬等紅肉。


在製作酸奶的發酵過程中,鮮奶中的蛋白質、乳糖約有2O-30%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肽鏈、胺基酸、半乳糖、乳酸。蛋白質大分子顆粒變成細小的分解物,消化率可高達98%。因此,酸奶中的蛋白質就比鮮奶更容易被消化吸收,從而提高了利用率。

由此可見,酸奶的蛋白質不只含量大,質量也優

蛋白質是組成人身體所有細胞的重要成分,占人體重量的16 - 20%。即一個60公斤重的成年人,身體約有蛋白質9.6-12公斤。它參與人體生命所有代謝活動,是生命的物質基礎。

老年人的蛋白質代謝,合成代謝速度逐漸減慢,以分解代謝為主。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內的蛋白質逐漸被消耗,蛋白質含量呈現逐漸減少的趨勢。在同等的營養條件下,老年人與年輕年人相比,身體的肌肉量逐年減少。比如,除非是經常鍛練的極少數人,四肢肌肉都不如年輕時發達(可以看看胳膊的肌肉塊和試試力氣)。


老年人體內蛋白質含量雖然減少,但對其需求並沒有減少,反而因為身體對蛋白質的利用率下降,加上老年人消化功能降低和食量減少,就比年輕人更容易出現因蛋白質缺乏而引起的營養不良和貧血,以及免疫功能降低。因此,對新型冠狀病毒,老年人就容易中槍,死亡率也高於年輕人。

所以說,為老年人安排的飲食,是不能缺少蛋白質的。一般認為,供給老年人總蛋白質的量不一定增多,可以保持和青壯年時期同樣的量,但卻要提高優質蛋白質的攝入比例。優質蛋白量應占到總蛋白質的50-60%。

現在該說說孩子了。蛋白質對於處在發育期的兒童,是生長發育的基本要素,肌肉組織、神經系統和內臟器官的構成,都離不開蛋白質。如果缺少蛋白質,特別是優質蛋白質,兒童的身高和智力發育都將受影響。換言之,蛋白質就是孩子成長發育的"建築材料"。打個比方說,優質蛋白質就如支撐高樓巨廈的鋼筋水泥,是不可少的骨幹材料。兒童的合成代謝大於分解代謝,所以,按單位體重計算,則人在兒童時期對蛋白質和優質蛋白質的需求量就最多。


本文前面有句云:"酸奶的蛋白質不只含量大,質量也優",而老年人與孩子又都需要優質蛋白質。所以,回到本文標題上來,自然就得出了這樣的結論:老年人與孩子都該天天吃酸奶。

對於老年人而言,酸奶還有如下的好處:

酸奶中的乳酸菌在人體腸道內定居、繁殖,能發揮多種保健功能。比如,減少某些致癌物質的產生,有抗癌的作用;降低血清膽固醇水平;促進腸道蠕動,能通便和防止便秘;刺激巨噬細胞增殖,有提高人體免疫力的作用。因此,酸奶在很多國家被譽為長壽食品。天天吃,可以減少高血脂症、癌症、冠心病等慢性病的發生幾率,能祛病延年。


眾所周知,奶是最佳的補鈣食品。酸奶的礦物質鈣含量與鮮奶一致,由於在發酵時增加了能促進鈣、磷吸收的乳酸,則酸奶中的鈣更容易被人體利用,壯骨固齒效果會更好。這一點對於成長中的兒童尤為有利。

那麼,每天吃多少酸奶合適呢?一般認為,就攝取蛋白質而言,一天吃奶300克為宜,這300克可以全是酸奶,也可酸奶與鮮奶各半,摻合著吃。

(圖片取之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劉政 主任醫師。早年行醫十年,上世紀八十年代留學日本,從事營養保健工作30餘年,出版專著八部。

如您對營養感興趣,請在「百度」上「今日頭條」,填寫並點擊「營養學教授劉政」七字,就可以閱看到更多作品了。

請轉發。傳遞科普正能量,送健康,大愛也!致善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