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入手,學習周代飲食文化中的禮儀(一)

逆襲的諸行無常 發佈 2019-12-31T19:15:16+00:00

民以食為天,食品健康、食品安全永遠是人們喜歡津津樂道的話題,不僅是現代,即使是在古代也一樣。我記得自己很小的時候在家裡吃飯,那天母親做了我喜歡吃的菜,我一連夾了好幾筷子的菜,母親照著我手上就是一筷子,並且告訴我,菜是用來下飯的,自己喜歡吃,也要考慮夠不夠大家吃,最起碼三口飯才能吃

民以食為天,食品健康、食品安全永遠是人們喜歡津津樂道的話題,不僅是現代,即使是在古代也一樣。孔子所在的時期,孔子將飲食禮儀進行了規範,其中涵蓋了飲食健康、飲食安全等方方面的內容。對照現代人的很多講究看看,很有意思!《論語.鄉黨篇》第七章是弟子們記載的孔子飲食方面的內容,其原文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但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語,寢不言。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


內容比較多,我們分兩期比較詳細的解讀一下: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膾的讀音為kuài。食在此處是糧食的意思,「精」則是指舂得精細。「膾」則是指切細的魚或肉。根據朱熹的注釋「食精則能養人,膾麤則能害人。不厭,言以是為善,非謂必欲如是也」,麤讀cū,同粗。糧食舂的精細對於人的身體好,魚或肉切的太粗則對人身體不好,所謂不厭是指這樣做比較好,並不是必須如此的意思。按朱熹的注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糧食不嫌舂得精,魚和肉不嫌切得細」。錢穆先生對於「不厭」的意思則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此處「不厭」的意思應該是「不飽食」。這句話的解釋則是「吃飯不因飯米精便多吃了。食肉不因膾的細便多食了」。兩種解釋都有道理,不論哪一種解釋,其根本還是強調飲食首先要以確保對身體健康有利為宜。


「食饐而餲,但餒而肉敗」

饐讀音為yì,食物放置時間長了的意思;餲讀音為ài,變味了的意思;餒讀音為něi,魚不新鮮的意思,朱熹注釋「魚爛曰餒。肉腐曰敗」。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糧食陳舊和變味了,魚和肉腐爛了,都不吃」。孔子接著還要求:「色惡,不食」, 食物的顏色變了,不吃。「臭惡,不食」, 食物變味了,不吃。「失飪,不食」, 烹調不當,主要是指沒煮熟,不吃。以上這幾項則是從保護人體健康的角度出發所制定的禮儀規範。現代人對於這些內容很好理解,不論是從飲食衛生的角度還是人體健康的角度,都很好解釋。但是從古時人們的文化層次講恐怕很少有人能理解如果不這樣做,會對人體造成怎樣的傷害。最有效的解決方案就是從禮儀規範的角度加以約束,從有文化的人延及到廣大人民群眾,也存在上行下效的布局安排。


「不時,不食」

不合時令的食物,不吃。古人是比較講究吃東西要應時令、按季節,到什麼時候吃什麼東西。一方面當時的條件有限,人們只能隨時令而食;另一方面,很多食材都有很強有季節性,「冬鯽夏鯉,秋鱸霜蟹」都是最肥美的季節。還有,中醫還講究人的臟腑氣血的運行,與季節變化、應季飲食密切相關,所以從健康飲食的角度看也應該不時不食。現代科技高速發展,不時不食完全沒有了外在條件的制約,但是適當的講究一些傳統習俗,也許能讓我們更多的體會一下古代文化歷史的美好和記憶。


「割不正,不食」

朱熹注釋為「割肉不方正者不食,造次不離於正也」。錢穆先生則不認同此看法,其注釋為「古者先以割肉載於俎,食時自切之,略如今西餐法。其割截皆有一定,不正,謂不合割之常度。孔子以其失禮,故不食。漢以後既割之,又切之,始加烹調,非古制矣」。古時大概是先將肉烹飪好,也就是煮熟吧。然後放在案几上,分而食之,割截都有一定的規則,如果不按規則割截,則被視為失禮,所以孔子才不吃。其實了解現在少數民族飲食習慣的都知道,很多少數民族地區還有一些類似的習慣,大塊的肉煮熟後,怎樣分,什麼部位的肉先呈給誰都有一定的講究,如果亂分則會被認為是很失禮的行為。


「不得其醬,不食」

不同的食物蘸不同的醬,沒有相配的醬,不吃。應該就是和現在吃生魚片一定是蘸芥末醬差不多吧。

「肉雖多,不使勝食氣」

吃飯要以穀物為主,不能讓吃肉的量超過吃穀物的量。是不是和現在一些健康飲食的講法差不多。我記得自己很小的時候在家裡吃飯,那天母親做了我喜歡吃的菜,我一連夾了好幾筷子的菜,母親照著我手上就是一筷子,並且告訴我,菜是用來下飯的,自己喜歡吃,也要考慮夠不夠大家吃,最起碼三口飯才能吃一口菜。雖然後來生活條件好了,現在甚至經常吃菜吃肉就飽了,主食都免了。但是我還是能清楚的記得母親對我的教導,要懂得多為別人著想。雖然我現在在吃飯問題上教育兒子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多吃菜!」,但是我還是會要求他要懂得「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