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意想不到的益生菌作用竟有如此之多

菌情觀察室 發佈 2020-05-16T10:09:33+00:00

真正的健康和美麗不是來自藥物,也不是來自那些昂貴的護膚品和化妝品,而是來自我們身體上的有益微生物。此外,在《飲食、抗生素和術後感染之間的致命聯繫》一文中,我們也提到肥胖或不健康的飲食也是導致術後感染的風險因素之一,這與腸道菌群的變化有很大關係。

真正的健康和美麗不是來自藥物,也不是來自那些昂貴的護膚品和化妝品,而是來自我們身體上的有益微生物。近些年來,腸道菌群的研究真是火得一塌糊塗,益生菌也因此成為了人類健康的新寵兒。確實,益生菌在人類健康的許多方面表現出了巨大的潛力和希望。前面,我們列舉了益生菌的100個意想不到的可能作用(參考:你意想不到的益生菌作用竟有如此之多),我們將在每周末陸續對益生菌的這些作用進行稍微詳細的探討。如果大家有這方面的困擾,不煩試試益生菌,或許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減少術後感染風險

手術時患者通常會被要求籤署免責書,並被告知術後可能會發生感染。雖然在手術期間會想方設法盡力減少術後感染的機會,但事實是,這比預想的要困難得多,術後感染的發生率仍然居高不下。

細菌幾乎無處不在。要殺死所有的細菌幾乎是不太可能的。在外科手術中,通過減少致病菌或機會致病菌來降低任何類型的感染風險是至關重要的。此外,越來越多的研究也發現,造成術後感染的致病菌並不是來自外源性的致病菌,而是來自腸道正常的菌群。

術後感染確實經常發生,即使是預防性使用抗生素也沒有作用。相反,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反而可能增加術後感染的風險。因此,必須弄清楚導致感染的危險因素,一味的通過抗生素來預防顯然是不夠的,那麼在手術後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手術後,通常也會使用抗生素來預防細菌感染。在這個過程中,許多有益菌也會被殺死,由於保護性的有益細菌的缺乏,導致一些耐藥性的細菌大量繁殖並向內臟器官擴散,這些耐藥性的細菌通常是致病性的,所以導致感染。手術後可以諮詢醫生的建議,如果允許的話可以適當補充益生菌。

此外,在《飲食、抗生素和術後感染之間的致命聯繫》一文中,我們也提到肥胖或不健康的飲食也是導致術後感染的風險因素之一,這與腸道菌群的變化有很大關係。所以,在手術前通過調整飲食和適當補充益生菌,平衡腸道菌群和免疫系統,讓它們做好手術的準備,以減少感染的機會


降低與燒傷相關的風險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燒傷是導致外傷的第四大原因,它也是兒童意外傷害死亡的一個主要原因。由於燒傷會造成嚴重的損傷甚至死亡,因此有必要想方設法提高倖存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質量。

特別是全身大面積燒傷和三度燒傷的患者有嚴重感染的危險。大面積燒傷通常需要進行皮膚移植,但是感染不得不導致手術時間推遲。

嚴重燒傷後的感染常常是由於免疫抑制、傷口微生物定植以及由於抗生素治療導致耐藥性細菌的產生所導致的。燒傷患者移植失敗的風險也很高。

許多研究開始關注益生菌在燒傷患者中的作用,包括局部應用益生菌和口服益生菌。初步結果令人鼓舞,給患者口服包含乳酸桿菌、雙歧桿菌和鏈球菌的複合益生菌,可以提高皮膚移植的成功率。在燒傷小鼠中,局部應用植物乳桿菌可以減少病原菌向內臟器官的易位,抑制與感染相關的化學物質的形成。因此,益生菌可以降低與燒傷相關的風險

注意防範是預防燒傷的最好方法,尤其是兒童燒傷。如果不幸被燒傷,一定要迅速尋求治療,這樣可以減少感染甚至可能死亡的風險,也可以降低留疤和毀容的風險。



幫助重大身體創傷的恢復

重大創傷是指對個體造成的嚴重的人身傷害,可能導致死亡或殘疾。燒傷、車禍、襲擊、手術和跌倒是造成重大創傷的常見原因。創傷性腦損傷,比如腦震盪,也是一種重大身體創傷。

所有類型的重大身體創傷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它們會給身體帶來極大的壓力,這會進一步影響腸道通透性。腸道上皮細胞應該緊密相連,並有選擇性地允許對身體有益的物質通過,而不允許那些對身體有害的細菌或物質進入。當腸道通透性增加或腸漏發生時,腸道上皮細胞之間會形成間隙,使得一些本應該留在腸道內的細菌和毒素穿過腸壁進入血液,對身體器官和系統造成傷害。膿毒症就是一種由於細菌易位引起的危及生命的疾病,當然也可能導致一些較輕微的問題,比如情緒變化、認知問題、肝功能障礙等。

壓力本身也會導致腸道菌群失衡,許多病原菌可能趁虛而入、大量繁殖,甚至戰勝那些在正常情況下能夠控制病原體的有益微生物,破壞腸道的結構和功能。

如果沒有禁忌,益生菌可能通過促進腸道有益微生物的作用、維持健康的腸道屏障和控制病原菌,在重大身體創傷中發揮作用。它們還可以幫助身體從食物中提取更多的營養,幫助身體癒合

注意,任何重大身體創傷都應該及時尋求醫生的幫助,越快開始干預處理,炎症和損害也就越少。


注意:益生菌不是藥物,它不用於治療任何疾病,無論是生理的還是心理的。益生菌是作為健康生活方式的一種補充,同時還應該注意營養豐富的食物、充足的運動、足夠的睡眠和減少傷害腸道菌群的任何行為。

圖片均來自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