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膳食中,我們有必要"抗糖"嗎?

馬冠生馬上營養 發佈 2019-12-29T07:05:53+00:00

隨著明星和美妝博主推薦、商家宣傳,一股"抗糖"風正在中青年女性中悄然興起。可事與願違,在抗糖的隊伍中,有人過度戒糖戒出了低血糖,有人吃抗糖產品吃出新的健康問題,……。要明白是不是需要"抗糖",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什麼是糖,要不,就會抗錯!在營養學上,"糖"指的是碳水化合物。

隨著明星和美妝博主推薦、商家宣傳,一股"抗糖"風正在中青年女性中悄然興起。可事與願違,在抗糖的隊伍中,有人過度戒糖戒出了低血糖,有人吃抗糖產品吃出新的健康問題,……。

要明白是不是需要"抗糖",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什麼是糖,要不,就會抗錯!

在營養學上,"糖"指的是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一大類物質,由於它們是由碳、氫和氧三種元素組成的,而且它們分子式中所含的氫氧的比例恰好與水一樣為2:1,所要稱為碳水化合物。但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說的"糖"是指白砂糖、葡萄糖等各種加工製成的糖。

大多數碳水化合物天然存在於天然植物性食物中,此外,加工食品中含有很多的添加糖。添加糖是指在加工或準備過程中添加到食物或飲料中的糖或糖漿,包括單糖和雙糖,常見的有白砂糖、紅糖、玉米糖漿、高果糖玉米糖漿、糖蜜、蜂蜜、濃縮果汁、葡萄糖等。

碳水化合物的分類方法有很多,根據其化學結構及生理作用可分為糖(1~2個單糖)、寡糖(3~9個單糖)、多糖(≥10個單糖)三大類。

  • 糖:包括單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雙糖(蔗糖、果糖、乳糖等)、糖醇(山梨醇、甘露糖醇等)。單糖和雙糖主要存在於新鮮水果、蔬菜、奶製品中,糖醇還存在於海藻、蘑菇等食物中。
  • 寡糖:包括麥芽低聚糖(麥芽糊精)和其他寡糖(棉籽糖、水蘇糖、低聚果糖等)。主要存在於水果、蔬菜中。
  • 多糖:包括澱粉和非澱粉多糖(糖原、纖維素、果膠等)。富含澱粉和膳食纖維的食物主要有豆類、蔬菜、穀物等。

知道了碳水化合物的種類,接下來就看看它們在體內有什麼作用:

1 、供給能量

膳食碳水化合物是人類最經濟和最主要的能量來源。每克葡萄糖在體內產生4千卡能量。

我們平時吃的米、面等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多糖,我們從主食中獲得碳水化合物的同時,還能獲得蛋白質、脂類、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其它營養物質。如果只是吃單糖或雙糖如蔗糖,那就只能獲得能量,而不能獲取其它營養素。

2 、構成細胞和組織

每個細胞都有碳水化合物,主要以糖脂、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的形式存在,分布在細腦膜、細胞器膜、細胞漿以及細胞間質中。

3、節約蛋白質和抗生酮作用

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不足,機體不得不動用蛋白質來滿足機體活動所需的能量,這將影響機體用蛋白質進行合成新的蛋白質和組織更新。脂肪在體內分解需要葡萄糖的協調作用,碳水化合物不足時會產生過多的酮體導致酮血症和酮尿症。而碳水化合物充足時就可以防止上述現象發生。

4、調節血糖水平

食物中消化快的澱粉、糖等成分可以很快在小腸消化吸收並升高血糖水平;而一些寡糖、抗性澱粉或膳食纖維等不會顯著升高血糖水平,而是一個持續緩慢的過程。

5、膳食纖維的作用

增加飽腹感、促進排便、改善大腸菌群、降低血糖和血膽固醇。

我們需不需要"抗糖"?

世界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上曾發表過一項研究顯示,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太多(高於70%)或太少(低於40%),都會縮短壽命!

我們居民膳食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50-60%,還比較合適。因此,不需要盲目去"抗糖"、拒絕"糖",而真正需要限制的是"添加糖"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成年人每人每天添加糖攝入量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文 | 馬博士健康團-馬冠生博士、周明珠碩士生

馬冠生博士

·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 國家食物與營養諮詢委員會委員

· 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

· 九三學社中央科普工作委員會委員

· 中國科協首席科學傳播專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