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被稱為「藥草皇后」,冬天泡水喝有哪些好處?又該注意什麼

悟蘇養生說 發佈 2020-01-03T20:26:50+00:00

蒲公英俗稱「婆婆丁」,是一種家喻戶曉的野菜,也是眾多野菜中比較出眾的一種,它的實用性很強,功能很多。

蒲公英俗稱「婆婆丁」,是一種家喻戶曉的野菜,也是眾多野菜中比較出眾的一種,它的實用性很強,功能很多。它的適應性強,在全國各地都有生長。我們小時候在小河邊,田間地頭,特別是果樹地里都能看到,還經常對著它的花朵吹,看著它滿天飛,心裡非常開心。

蒲公英有著「藥草皇后」的稱號,在中國人心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不管是中醫還是民間百姓,對蒲公英都是推崇備至,這主要緣於它本身的神奇作用。

用蒲公英泡水喝,是流傳了上千年的防病養生的方法。那麼,冬天喝蒲公英水有什麼好處呢?

有助於降火排毒,特別是對肝臟特別好

冬天天氣寒冷,很多人都進補,會吃羊肉、牛肉等高熱量的食物,來增加熱量,幫助身體抵抗寒冷。但是,這些食物吃多了很多人容易上火,而且會影響肝臟的排毒與代謝。因此,冬天常喝蒲公英水,能夠幫助身體降火,幫助肝臟更好的排毒。常喝點蒲公英泡水,也還能有效緩解冬天乾燥缺水的現象。

預防視力下降,緩解眼疲勞

冬天寒風凜冽,不僅冷而且十分乾燥,很多人因此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乾燥。特別是對於上班族來說,需要長期盯著電腦、手機的螢幕看,下班了甚至還會繼續玩電子產品。這樣就很容易出現眼睛疲勞、乾燥等症狀,導致視力下降,甚至會引發眼疾。

當然,不僅僅是眼睛乾燥可以喝蒲公英水,眼睛的不其它不適也可以喝。據《藥典》記載:「蒲公英可治眼疾腫疼、赤脈絡目、目疼連腦、羞明多淚等「眼睛不適的症狀。所以,眼睛不好的人平時都可以喝蒲公英水。當然,平時也要注意眼睛的保護,要科學使用電子產品。

通乳散結

對於女性朋友來說,冬天經常用蒲公英泡水喝,更是有益於健康。蒲公英含有一些特殊物質,它們能夠有效防止增生的情況。特別是平時脾氣不太好,情緒不是很穩定,喜歡生氣的女性可以經常喝一些,能夠有效預防和改善增生的現象。

對於處於哺乳期的女性來說,奶水少或者奶水不暢的情況很普遍。在這種情況下,適當喝一些用蒲公英泡的水,能夠起到通乳和散結的作用,能夠非常好地保護女性健康。

冬天用蒲公英泡水喝,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風寒感冒的時候不能喝。蒲公英是寒性的,因此有很好的清熱解毒作用。冬天外界氣溫比較低,很多人非常容易受寒而引起感冒。因此,如果受寒感冒的時候,是不能喝蒲公英泡水的。蒲公英本身就是寒涼的,受寒的時候喝,會加重身體的寒性,導致身體變得更加虛弱。不僅會延長感冒恢復的時間,甚至還會出現其它問題。所以,冬天風寒感冒的時候,千萬不要喝蒲公英泡水。

水涼了的時候不要喝。蒲公英由於本性寒涼,所以泡水後一定趁熱的時候喝,如果水的溫度已經涼了的時候,那就不要再喝了。因為,寒上加涼,會使得寒性變得更大,喝了容易導致身體受寒,引起容易拉肚子等症狀。

蒲公英泡水不能天天喝。我們不能因為蒲公英對身體有很多好處,就天天泡水喝。現在天冷,很多人有天天泡熱茶喝的習慣。不過,蒲公英泡水是不能天天喝的,就算是喝熱的也不行。蒲公英雖然可以當菜吃,但是也是一種中藥。如果天天喝的話,容易造成脾胃虛寒等情況,反而會傷到身體。用蒲公英泡水喝,建議隔天喝一次,一周不超過3次為最佳。

喝蒲公英水要適量。很多人看到蒲公英泡水的效果這麼好,於是就想當然的大量飲用。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如果長期過量食用,會導致人體陽氣受損,從而引起損傷脾胃,導致腹瀉、腹脹和腹疼等症狀。

有慢性腸胃炎的人不宜喝。本身有慢性的腸炎的人,最好不要碰蒲公英。蒲公英是寒性的食物,患有腸炎的人是不宜食用的,還會加重腹瀉的症狀,增加腸胃的負擔,甚至有可能加重病情。

過敏體質的人不宜喝。體質過敏的人在我們生活中很常見,但是,這類是不宜喝蒲公英水的。這類人在食用完蒲公英後,出現很多的不適,如全身出現紅疹、瘙癢等等,這此都是典型的過敏現象。因此,如果你有這些症狀,最好別再食用蒲公英了。

註:圖片來自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