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也要接種疫苗嗎?該打還是得打!疫苗清單請查收

健康之路官方 發佈 2020-06-15T00:11:52+00:00

對抗傳染性疾病,疫苗可以說是「終極武器」。比如這次的新冠病毒,可能要等疫苗成功研製才能徹底划上句號。

對抗傳染性疾病,疫苗可以說是「終極武器」。比如這次的新冠病毒,可能要等疫苗成功研製才能徹底划上句號。不過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打預防針是小孩子才需要的。而今天小薇要告訴你:抵禦疾病,成年人也需要疫苗

很多成年人,都覺得自己免疫力還不錯,沒有必要再像小時候一樣打預防針來抵抗疾病。

但是事實上,病原體、自身免疫力都是處在動態變化中的,人體對疫苗的需求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失。

許多病原體既感染兒童,也感染成年人,面對病原體的「無差別」攻擊,成人也需要接種疫苗防護;

成年人接觸病原體的機會更大,成年人有更多的跨區域流動機會,人際交往也更加密切,感染疾病風險也更大;

◆隨著年齡不斷增加,曾經接種疫苗產生的抗體可能衰弱或減少,此外以前漏接種或沒有全程接種的疫苗,也會讓成人失去對疾病的免疫;

病原體在不斷的變異、進化,同時疫苗也在不斷推陳出新,接種新的疫苗,能讓身體對疾病的免疫更全面。

那麼成年人適合接種哪些疫苗呢?

成年人疫苗接種指南

適合成年人接種的疫苗有非常多種,大家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和需要來選擇接種:

1、推薦日常接種疫苗

  • 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能夠有效預防當季的流感病毒感染。

9、10月份是最佳接種時機,每個流行季接種1劑。

適合人群:60歲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6月齡以下嬰兒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孕婦、醫務人員。

  • 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肺炎球菌疫苗有助於預防因肺炎球菌感染導致的疾病,包括肺炎、腦膜炎、中耳炎、鼻竇炎等。

通常只需接種1劑,需要複種的,間隔至少為5年。

適合人群:老年人群、慢性心血管疾病人群、慢性肺疾病人群、慢性肝臟疾病人群、腦脊液漏的人群、功能性或解剖性無脾個體、免疫功能受損人群等。

  • 肝炎疫苗

B肝疫苗:第0、1、6 月各接種 1 劑 20 ug B肝疫苗,共 3 劑,接種後最好進行抗體水平測試,確保成功免疫。全程接種後3-5年應測一次抗體水平,如果抗體不足應及時補種。

A肝疫苗:使用減毒活A肝疫苗只需接種1劑,使用滅活A肝疫苗需要接種2劑,5-10年後需補種1劑。

戊肝疫苗:與B肝疫苗一樣第0、1、6 月各接種 1 劑,共 3 劑。

適合人群:所有健康人群都推薦接種,特別是衛生條件較差地區居民、食品相關行業從業者、牧區居民、常旅行外出人群和醫務人員等。

  • HPV 疫苗

HPV疫苗能夠預防由HPV病毒感染誘發的宮頸癌、外陰癌、陰道癌、肛門癌、生殖器疣等疾病。

HPV疫苗現有二價、四價、九價三種,價數越高,免疫HPV病毒類型越多。

>>>二價疫苗:適合9-45歲人群,第0、1、6 月各接種 1 劑;

>>>四價疫苗:適合20-45歲人群,第0、2、6 月各接種 1 劑;

>>>九價疫苗:適合16-26歲人群,第0、2、6 月各接種 1 劑。

推薦人群:符合接種年齡的健康人群,特別是尚未進行首次性生活的女性。

帶狀皰疹疫苗

能夠預防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帶狀皰疹。目前我國獲批的為重組帶狀皰疹疫苗,適合50歲以上人群接種。

50 歲以上接種 2 劑,第 2 劑與第 1 劑距離 2 至 6 個月。

適合人群:50歲以上老年群體,無論是否得過水痘、帶狀皰疹均可接種。

2、特殊情況必須接種的疫苗

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的病死率接近100%,一旦中招生還機會渺茫。

因此,只要被免疫情況不明的動物(如貓 、狗等)咬傷、抓傷,無論是否出血,都應該第一時間前往醫院或防疫機構注射狂犬病疫苗,必要時應遵醫囑注射狂犬病被動免疫製劑(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咬傷後預防注射疫苗規程一般是 0天(當天)、3天、7天、14天、28天各注射1劑。

另外,動物飼養從業人員、流浪動物高頻接觸人員、醫護人員(包含動物醫療從業者),推薦預防性接種,0天(當天)、7天、21天各1劑,抗體時效為1年。

破傷風疫苗

受傷前預防一般使用破傷風類毒素,這是真正意義上的疫苗,起效慢,但可產生持久有效的免疫力。

受傷後處置一般用的是破傷風抗毒素和破傷風免疫球蛋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破傷風針」,作用是受傷後第一時間抵禦病菌的入侵,起效快,失效也快。

重體力勞動者、戶外工作者等易受創傷的人群,建議每5年全程接種破傷風類毒素,起到預防作用;一般人群在受傷後,根據醫生建議接種即可。

疫苗接種要注意這些

疫苗能幫我們抵禦疾病,但是接種的時候也有各種禁忌和注意事項,馬虎不得。

◆任何急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發作、感染性疾病的患病期間,是不建議注射疫苗的;

◆注射疫苗前,應詳細了解疫苗成分,如果對疫苗中任何成分過敏,都不能注射;

◆注射疫苗前,要詳細了解疫苗注射後的不良反應,一些疫苗注射後會出現注射部位疼痛、發熱、乏力、關節肌肉疼痛等;

◆注射疫苗後的觀察期不要擅自離開醫院或防疫機構,以免出現過敏、重大不良反應等情況無法及時處置;

◆最好在備孕期間完成疫苗接種,孕期的疫苗接種應該詳細諮詢醫生後再進行。


成年人也應該重視感染性疾病的預防,合理的疫苗接種。

能讓我們減少許多重大疾病的侵擾,獲得更健康的人生

覺得文章有用記得點讚、關注

轉發給更多有需要的人~

版權聲明:本文為健康之路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