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仰韶村遺址「第一鏟」把史前文明畫卷逐漸鋪陳在世間

大河網 發佈 2021-10-18T12:49:25+00:00

10月17日,仰韶文化發現暨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紀念大會在河南省三門峽市召開。100年前,也是在這樣的深秋,位於三門峽市澠池縣的仰韶村遺址迎來科學發掘的第一鏟。

10月17日,仰韶文化發現暨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紀念大會在河南省三門峽市召開。

100年前,也是在這樣的深秋,位於三門峽市澠池縣的仰韶村遺址迎來科學發掘的第一鏟。優美古樸、圖案絢麗的彩陶破土而出,將一段距今5000年至7000年的燦爛史前文明畫卷逐漸鋪陳在世人面前,中國現代考古學也由此發軔。

經過幾代考古工作者櫛風沐雨、青燈黃卷,不同時期的重要文化遺存不斷被發現和發掘。從仰韶文化、紅山文化到良渚文化、龍山文化,從鞏義雙槐樹、偃師二里頭到安陽殷墟、廣漢三星堆……中華文明的歷史軸線不斷被拉長,歷史信度不斷在增強,文明細節不斷被豐富。

如今,仰韶村遺址的第四次發掘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依託愈來愈豐富的考古材料,遠古先民的社會生活圖景被不斷還原。

「仰韶村遺址的發現,將中國史前社會發展史從文獻記載的夏商時期,向前推了至少2000年,成為研究中國早期文明化進程的承上啟下的重要支點。」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說。

經過百年來的不斷探索,仰韶文化的面貌逐漸清晰。作為中國分布範圍最廣的考古學文化,仰韶文化涉及10個省區,延續時間長達兩千餘年。有學者認為,仰韶文化在黃河流域持續穩定發展,並強力向四方施加文化影響,為後來統一文明的建立提供了重要根基,形成了「早期中國文化圈」或者文化意義上的「早期中國」。

通過考古發掘,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得到實證,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以及對人類文明進步作出的貢獻不斷被揭示,豐富和深化著我們對祖先和歷史的認知。

100年來,中國現代考古學懵懂起步,艱辛探索,始終砥礪前行。尤其在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作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國現代考古學迎來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

工作體系愈發健全、專業隊伍不斷壯大、工作規模不斷擴大,一系列重大考古成果得以揭示。同時,曾經的冷門學科正在「熱」起來,成為「顯學」,「自帶流量」不斷引發公眾關注:良渚申遺、三星堆上新等話題頻上熱搜,「考古盲盒」等文創產品供不應求,眾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和遺址博物館成為網紅打卡地……無聲的歷史文化遺存,正以生動鮮活的方式與公眾跨時空對話。

歷史和文明,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根之所系、脈之所維。正是考古,在為我們尋回那關乎歷史遺產與文明根脈的一塊塊「拼圖」。(據新華社)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