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報告:至2030年,塑料將成為美國新的「氣候殺手」

觀察者網 發佈 2021-10-22T18:01:54+00:00

美國《國會山報》10月21日報導稱,一項最新研究表明,美國塑料產業對於氣候危急的「貢獻」將在2030年超越煤炭行業,從而成為美國新的「氣候殺手」。

(觀察者網訊)在美國,氣候危機的推手遠不止能源產業。

美國《國會山報》(The Hill)10月21日報導稱,一項最新研究表明,美國塑料產業對於氣候危急的「貢獻」將在2030年超越煤炭行業,從而成為美國新的「氣候殺手」。

《國會山報》報導截圖

據報導,美國佛蒙特州的本寧頓學院(Bennington College)「超越塑料」(Beyond Plastics)智庫本月發布了一份報告,名為《新煤炭:塑料與氣候變化》(The New Coal: Plastics and Climate Change)。

報告顯示,美國的塑料產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目前每年至少為2.32億噸,相當於116座中等規模的火電廠。而在2020年,美國塑料產業報告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比2019年增加了1000萬噸。與此同時,有12座塑料工業的相關設施正在建設,另有15座處於規劃階段。

該研究認為,這意味著到2025年,新建的塑料工業設施每年或會額外排放超過4000萬噸的溫室氣體。

「在化石燃料行業的傳統市場中,相關企業在發電和運輸方面都在虧損」,報導援引前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區域管理員兼「超越塑料」負責人朱迪思·恩克(Judith Enck)的話稱,「而那些企業正以驚人的速度建造新的塑料工業設施,以便他們可以用石化產品生產塑料。」

她補充道,「這些企業(新建塑料工業設施的行為)正在減緩全球為氣候變化所做的努力。」

目前美國現存、正在建設中或規劃建設的部分石化設施 截圖自該報告

目前,塑料製造是美國溫室氣體排放的一個重要來源。報告顯示,130多家塑料相關的工業設施和與其相關的電廠向美國環保署的報告:它們每年至少釋放1.14億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氣體,相當於57座中等規模(500兆瓦)的火電廠。

儘管美國也在不斷關閉火電廠,但是與塑料生產相關的石化工業基礎設施正在擴大建設規模,因此在碳排放方面形成了「此消彼長」的情況。報導稱,照此下去,到2030年,塑料工業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將超過煤炭行業。該智庫負責人稱,這也僅僅是「保守估計」的結果,現實情況可能更糟。

對於這份報告,代表28家石油巨頭和主要化學品製造企業的美國化學委員會(ACC)的副總裁約書亞·巴卡(Joshua Baca)卻表示,這項研究「未能認識到塑料為環境的許多好處」。他認為,塑料供應「有利於社會邁向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因為循環經濟側重的是「延長產品生命周期並減少相關浪費」。

「與其他生產過程一樣,塑料工業確實會排放溫室氣體」,《國會山報》援引巴卡的話稱,「塑料能有助於生產重量更輕的汽車、風力渦輪機葉片和泡沫絕緣材料,而這些都可以減少碳排放。」

此外,與玻璃、金屬和紙張相比,在包裝方面,只需更少的塑料就能完成同樣的「使命」。因此,巴卡認為「使用塑料便可以變相實現減排」。

2019年,柬埔寨將美國和加拿大運來的塑料垃圾「如數奉還」 圖自CNN

雖然這些企業仍在尋找各種理由,以加緊新建塑料生產設施,但是,去年10月的一項研究就已顯示,美國已成為「塑料垃圾頭號生產國」。

該研究表明,美國以占全球4%的人口,生產了全球17%的塑料垃圾。在2016年,美國生產了4200萬噸的塑料垃圾,這一數字超過其他任何國家。同時,在造成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污染方面,美國也高居全球第三。相比之下,中國的人均塑料垃圾生產量僅為美國的20%。

此外,在加強管控廢棄塑料製品方面,美國也一直站在了大多數國家的對立面。2019年5月10日,《巴塞爾公約》186個締約國在日內瓦就一項加強管控廢棄塑料製品的提案達成協議,未來廢棄塑料出口國家必須提前獲得進口國的核准。美國雖不是《巴塞爾公約》的締約國,但作為全球最大廢棄塑料出口國之一,它又一次站在了大多數國家的對立面,反對新協議的達成。

而美國自身也一直受到塑料產業及其垃圾的影響。就在美國反對加強管控廢棄塑料製品的3個月後,美國科羅拉多州當年8月就下起了「塑料雨」——在該州不同地點收集的雨水中,包括落基山國家公園的山峰在內,約90%的雨水含有細小的塑料碎片、珠子和塑料纖維。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