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唐入宋之殤44:唐朝的蝗蟲真懂事,不但不吃莊稼還慚愧而死

沂州典史 發佈 2022-08-11T16:56:47.247856+00:00

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離朱溫滅唐還有不到三十年時間。函谷關以東幾千里的大地上,沒有一點有生命跡象的植樹,光禿禿、白茫茫。

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離朱溫滅唐還有不到三十年時間。七月,蝗災大起。函谷關以東幾千里的大地上,沒有一點有生命跡象的植樹,光禿禿、白茫茫。天空是黑色的,七月的太陽,強勁無比的光線,僅僅能透出暈黃的輪廓。

嗡嗡的聲音,震耳欲聾,奪人心魄。這是地獄的聲音,是老百姓最害怕的,甚至比刀槍廝殺聲更令人害怕。因為,一旦聽到這個聲音,說明數以億萬計的蝗蟲已經成了這片天地的主宰。一千多年後,蝗蟲是高蛋白野味,在大唐蝗蟲就是索命鬼。

遮天蔽日的蝗蟲,如同強勁的龍捲風,從東海之濱一路向西,刮遍了關東大地。所過之處,寸草不生,赤地千里。最嚴重的後果就是,老百姓沒了吃的,不久就會屍橫遍野。很快,這股龍捲風越過函谷關,越過潼關,來到大唐的核心區域關中平原。

長安城,大明宮,政事堂,帝國的統治中樞,一幫子宰相正為蝗災一籌莫展。這時,京兆尹楊知至新上一篇奏章,引起了他們的注意。一個中書舍人打開奏章,看到精彩處,竟然念出聲來。這句話實在是太無恥了,無恥程度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名列前茅的,引用原文來體會那種無恥的滋味:蝗入京畿,不食稼,皆抱荊棘而死!

京兆尹是長安城最大的地方官,楊知至守土有責,上奏蝗災是職分所在。這篇奏章,充分體現了大唐地方官報喜不報憂、睜著大眼說瞎話的本領。首先說,蝗災進入長安地界了,這是事實。接著就是放屁了,蝗蟲來到長安後,不吃莊稼了,一個個都抱著荊棘也就是有刺的灌木野草,自己死了!

這篇奏章在史書中記載不全,我猜楊知至肯定會作進一步的分析、深化和主題升華:長安地界,天子腳下,皇威赫赫,蝗蟲來了以後不敢吃皇帝子民的莊稼,只能懾於皇威自己死去。或者說,蝗蟲入關中,根本是為了拜見皇帝,為自己的罪過請求饒恕,自盡以謝皇帝和天下。這充分體現了大唐的統治金甌永固,我皇萬壽無疆!

這放屁一樣的奏章,如果遇到明君和能臣,肯定會被撕得粉碎,順便把放屁人楊知至押到狗脊嶺,砍了這顆狗頭。然而,政事堂里的表現卻是:宰相皆賀,也就是一起向皇帝賀喜。史書沒記載皇帝的表現,但是宰相們都深信不疑,十幾歲的皇帝還能怎麼樣?這充分說明,這群帝國的主宰者,是群什麼東西!

從這件事看,大唐,這個曾經威震東亞的老大帝國,已經顯露出亡國氣象。長安城裡,廟堂之上,唐僖宗少年上位,被宦官集團控制得死死的,一切政令全部出自臣下。而臣下兩股勢力,北司的宦官集團,南衙的文官集團,互相矛盾,誰也不服睡。

宦官集團在頂級大佬田令孜的帶領下,整天哄著皇帝玩,把皇帝的各種玩樂才能發揮到了極致,造成的結果就是花錢,花大量的錢。這個宦官集團就像是寄居在大唐軀體上的癌細胞,非把大唐折騰死了才算完。

田令孜,可不是個一般人。這人下注的眼光很毒,早早就跟著還是普王的唐僖宗混,做個小馬坊使。這個官職,基本相當於《西遊記》裡孫悟空的弼馬溫。這時,田令孜唯一的工作,就是陪著普王玩。普王做了皇帝,田令孜從弼馬溫一躍成了齊天大聖,擔任樞密使、神策軍中尉,要權有權,要兵有兵。

對小人來說,讀書越多,危害越大。田令孜曾經讀過書,很有權謀,所以對大唐政權來說,實在是個危險之極的人物。唐僖宗從小對田令孜形成了依賴,稱呼這個死老太監為「阿父」,不知唐太宗、唐玄宗知道後,會不會氣得從棺材裡蹦出來。一切大小政事,全部由田令孜處理。老田也不謙虛,直接把大唐當成自己家的,任命三品也就是宰相以下的官員從來不請示。

每次見唐僖宗,從來不談政事,專門帶著兩盤皇帝愛吃的水果點心,一人一盤,對座飲酒,大半天才退出。可以看出,田令孜直接把皇帝當成了學齡前兒童,還是智力不行的兒童。唐僖宗確實還是孩子心性,和身邊的人玩耍,真是揮金如土。他沒有數字的觀念,動不動就上萬的賞賜,比他爹唐懿宗還要敗家。

本來內府就被他爹弄得沒幾個大子,這樣一折騰,很快便揮霍一空。這時,皇帝倚重的阿父,帝國實際控制人田令孜給皇帝出了個主意。這個主意,要是評選餿主意的話,堪稱歷史上第一餿主意。內府不是沒錢嗎?弄錢的辦法很簡單,長安東西兩市,商賈成千上萬,各種貨物如同山積,直接派兵罰沒,全部收歸內府,這樣不就有錢了嘛!

唐僖宗還是有點良心的,提出了一個疑問,如果商戶不同意怎麼辦?田令孜冷笑一聲,這個簡單,誰要是敢不同意,直接亂棍打死。這麼荒唐的斂財辦法,使得皇帝和盜賊也沒有什麼兩樣了。然而,宰相以下滿朝大臣,誰也不敢上書勸告進諫。這群人連蝗蟲自殺都能相信,你還能指望他們為老百姓說話?

大唐的頂流文官集團,經過唐懿宗和姦臣們一通折騰,成功地變成一群瘋狗。這些帝國的精英們,整天就是想著怎麼咬死對方,陷入無窮無盡的內耗中。這幾年,關東大地,帝國最重要的基本盤,除了水災,就是旱災。地方州縣的官員,不如實向朝廷稟報,反而變本加厲徵收各種賦稅。確實,長安城裡的大佬才能決定他們的升官發財,老百姓算個屁。所以,報喜是必須的,報憂純粹是智商餘額不足。

老百姓沒了活路,老實的活活餓死,不老實的占山為王,到處都是一股股的強盜。這一年,河南長垣的鹽販子王仙芝開始了短暫而壯烈的造反之旅。一年後,一個更厲害的鹽販子也造反了。五年後,長安城經受了第二次蝗(黃)災的衝擊,這次蝗災的主角不是蝗蟲,而是一個人,他的名字叫做黃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