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

ciweek互聯網週刊 發佈 2022-09-29T17:30:17.813771+00:00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這是講的八條目的循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大家都經常提到,因為這是成就。前面就很少提及,這個是鍛鍊學習的過程,是修煉自己的過程。誠意心正然後到齊家治國這個很好理解。但是為什麼第一個是格物致知?因為格物致知是基礎。

朱熹認為:「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其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致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里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這段話的意思是:所謂致知在格物,就是我們要想有所知,就要探求事物,求得事物的原理。天下的事物都有自己的原理,我們不能窮盡這些事物的原理,所以我們不能完全理解。《大學》開篇就告訴我們,一定要讓我們的學者根據自己所知,窮盡事物的原理,達到極致。用工的時間長了,就會豁然開朗,融會貫通,所有事物的原理沒有不到位的,我們就無所不知。這即是格物致知。

陽明先生說:「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先生的意思,是知是知善惡,也就是知道什麼善,什麼是惡;格是一個格子,它是善的標準,拿著這個格子去框所有的事物,對的上就是善,對不上就是惡。要匡正事物。

這是古之聖人給出的兩個不同的說法,我們都要去學習理解。朱熹的說法在現在的社會看來主要是說學術上、科學研究上、對宇宙中存在事物的探究上。我們要不斷地探索,研究他們的原理,最後融會貫通。主要針對外部世界的探索、是認識改造我們生活及環境的指導思想。陽明先生的說法主要從心學角度,從內心出發,讓我們找出本心,擦除私慾的遮蓋,讓自己找到事物內在的原理。從本心出發才不會偏離事物的本質,不會加上個人的喜好和情感,才會全面地真正地了解事物。

相信自己是讓自己獨立的主要手段。在人生當中,在正確的願景指導下,或者說在使命的指導下,我們現在做的每件事情都是在當下最合適的。只要去檢查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合乎目標,不符合的下次改正,這樣我們就不會悲傷、後悔、抱怨。自信就會自強,就會激勵自己,勇往直前。讓自己真正地獨立,積極地思考人生,完成自己的使命。

(文/冰博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