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古堂 | 安藤忠雄:清水混凝土,還有「光」

同古堂 發佈 2022-11-10T20:44:36.024188+00:00

巨大的玻璃窗前,藍天、白雲、成片的白樺樹等,倒映在湖面上,一個「十字架」則佇立於水中央,觸手可及的是大自然的呼吸。

▲安藤忠雄(B.1941)


藝術自媒體/ 同古堂、 撰稿人/ 林妹妹、



第一次聽說安藤忠雄,還是緣於他在北海道設計的「水之教堂」建築。巨大的玻璃窗前,藍天、白雲、成片的白樺樹等,倒映在湖面上,一個「十字架」則佇立於水中央,觸手可及的是大自然的呼吸。


而教堂的主體,是極簡的混凝土牆,當光線透過玻璃,充盈整個空間,玻璃窗外的風景,好像壁畫嵌入,融合一體。一條螺旋形的樓梯,連接相鄰的兩個立方結構,盤旋而上,使得幾何造型,更為靈動,建築美學中的「光影、線條、鏡面」等元素,也在不經意間,與觀者發生著碰撞。


安藤忠雄:水之教堂(復刻場景)

/ 教堂三部曲 /



「水之教堂」與「風之教堂」、「光之教堂」是安藤忠雄的「教堂三部曲」,沒有多餘的裝飾,也不同於「侘寂」的冰涼觸感,在四時遷移的光影變化中,天地萬物、心靈感悟亦不動聲色地被投射在建築之內,被捕捉,被表達。


光之教堂、風之教堂、水之教堂


穿過「風之教堂」的狹長過道,一端通向教堂,連廊的另一端則通向峭壁與海,原生態的景觀,掩藏在暗淡之後,當海風吹拂,原先思索的、壓抑的情緒被釋放,似乎是一種被束縛已久的「心靈」,因空間的虛實轉換,得到突然的淨化與沉澱。


風之教堂


風之教堂


而「光之教堂」,則是一種近乎純粹、抽象的「靜寂」,混凝土牆上被切割的「十字形」開口,光線透過縫隙,昏暗的教堂內,光影交疊。水平、豎直的「十字符號」在牆面交匯,再也沒有比「光」更能使信徒近距離與「神」觸摸,產生清澈的、震撼的「冥想」。


光之教堂


光之教堂


/ 光元素 /



如安藤忠雄所說「一個人真正的幸福並不是待在光明之中。從遠處凝望著光明,朝它奮力奔去,就在那拼命忘我的時間裡,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實。」他的建築美學,隨處可見的是「光」的元素,在不規則的幾何的造型中,好像時間和光影,在一幀幀的瞬間,被定格,被分解,亦在重新規劃著「世俗」與「精神」的分界線,不受約束。


住吉的長屋-東宅


TOTO Seawind Resort


安藤忠雄設計中,隨處可見的「光元素」


憑藉著時而充滿張力,時而又隱忍的,在「線條」與「光影」中努力尋找平衡的建築風格,安藤忠雄成為建築界的「符號」之一,並獲獎無數。其中,最有重量的,自然是有「建築界諾貝爾獎」的「普利茲克獎」,他的作品也遍布世界各地。


如貝納通研究中心、姬路文學館、福特沃斯現代美術博物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冥想之庭、直島當代美術館、本福寺「水御堂」等。這些經典的建築,將傳統的「東方式的元素」與「現代美學」契合,在一座座「人與自然的對話」中,被「詩化」。


安藤忠雄在世界各地的建築作品


在中國,安藤忠雄的作品,也往往是城市的地標。如上海的震旦美術館、保利大劇場,杭州的良渚文化中心,廣東的和美術館、北京國子監酒店等,這些「極簡清水泥」的獨特建築,在光影下,不斷地詮釋著屬於「安藤」的建築語言。


杭州「良渚文化中心」


廣東「和美術館」


而在成為一位出色的建築師前,安藤忠雄的身份曾是貨車司機、職業拳手,他並沒有受過系統的、科班式的建築學教育。他的建築美學,得益於大量的閱讀,以及旅行中觀察各地獨特的建築。尤是受現代建築大師勒·柯布西耶的影響最大,每有時間便研究、臨摹柯布西耶的設計。


在一次演講中,安藤忠雄曾說:「我知道了柯布西耶這位現代建築界的巨匠,實際上也是自學出身的建築家,……他的存在,讓我已經超越了單純的崇拜。」言辭間,直面而來的是他對前輩無法抑止的敬意,同時也尋找到屬於自己的「光」。


現代建築大師:勒·柯布西耶(1887-1965)


/ 建築手稿 /



此次,上氏拍賣2022年秋拍,「當代美術——近世、戰後美術&當代美術」專場,將呈現由安藤忠雄先生親自提供的兩件創作手稿《直島》《朗香教堂》,是其極具意義的作品,亦可見其成長的軌跡,靈感的源泉。


當代美術——近世、戰後美術&當代美術


其中《直島》是瀨戶內海國際藝術節的中心地。島上,除了草間彌生的「南瓜」,幾乎所有有關「文藝」的痕跡,都是在安藤忠雄的操刀下,幻化新生。

而《朗香教堂》是柯布西耶的代表作,外觀像「行駛的船」,又似「修女的帽子」,有著濃烈的現代建築氣息。安藤忠雄設計的「光之教堂」,便是受「朗香教堂」的啟發,此後「光」成為其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


/ 直島 /


Lot19安藤忠雄 直島素描水墨、粉筆、紙本
冊頁
27.0×27.0cm×8折
藝術家多次簽名。
JPY:3,500,000-8,000,000
RMB:175,300-400,700

最初的直島,因工業的過度開發,環境污染嚴重而衰敗,廢棄的金屬煙管、排放的毒氣等,使得島上的樹木也逐漸枯萎。1988年,安藤忠雄第一次踏上直島,這塊「廢地」亦開始重生。

在長達三十餘年的設計中,安藤忠雄為直島建造了九座建築,每一座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符號」。如一半埋藏地下的「貝樂思之屋美術館」,是直島的第一座美術館;「地中美術館」則更為純粹,是完全在地下的「黑暗空間」;而「Valley Gallery」是安藤的新畫廊,在峽谷之中,延續著他將「光」與自然完全融入的「視覺衝擊」。

隨著科技的發展,以數字建模表現傳統的空間、概念,成為越來越多建築師的選擇。而安藤忠雄似乎更願意用素描的形式,將內心對建築的理解,呈現出來。他說,手稿就像是建築師的一座還未完成的建築,是建築師與自我及他人進行交流的一種方式。 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安藤忠雄也提到「精緻的CG(計算機圖像)表達並不總是具有新時代萌芽的力量。相反,令我著迷的是,為了達到這樣的形態,在惡戰苦鬥的過程中所掙扎出來的這些拼裝模型和粗線條手繪稿。也許是因為,這些能讓大家更強烈、更生動地感受到,為了描繪不確定的未來而糾結萬分的創作者的存在吧。」


細節圖:


在他的眼中,這些手稿,充滿著建築師創作時的初衷與思考,還有那種別人並不一定明白的抽象的「線條語言」,包括作者跳動的思維變化、靈感瞬間。對於安藤而言,他的手稿,還有著與「混凝土灰」不一樣的巨大顏色反差,只是少為人察覺罷了。

這份直島的建築手稿,分為數個部分,即各個不同的空間,將其一起呈現,則是空間與藝術的集合,有著很多的想像,每一筆,每一划,都在交織著安藤忠雄的精神領域。其中「留白的空間」、「光與影」、「自然」等,在畫布上被引入,被觀者感性認知。對我而言,這些建築手稿,更願意將其視作藝術品,因為它隱藏著對原本條條框框的突破,也充滿著一種「努力去契合、迸發生命氣息」的意識。


細節圖:

在直島的系列建築中,貝樂思之屋美術館以覆土的形式半掩,而橢圓形的水池,如同一個室外的獨立畫廊,將藍天、白雲倒映,它既是建築群的一部分,亦好像是島上大地景觀的「天然構成」,外延的露台等,更可直接欣賞瀨戶內海的美景,置於其中,東方審美所追求的「天人合一」,被完美表達。

細節圖:

而地中美術館,除了幾何形的四方入口被設計於底面,其餘主體都在地下被巧妙安排。這個入口可以有光源折射,美術館內的藝術品的「視覺效果」亦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光線的變化而變化。 如瓦爾特·德·瑪利亞的《時間、永恆、無時》,即根據安藤的設計而作,在多級台階之上,光線從建築頂端而來,有著震撼人心的力量。傾斜的清水混凝土牆面上,被刻意保留的「澆築模板孔洞」,也產生豐富的自然光,樸素而優雅。

在安藤忠雄的改造中,直島的每一個角落都散發著藝術的元素,如今更是成為建築藝術的殿堂,越來越多的建築師為其專門設計建築,越來越多的藝術家也為其量身創作藝術品,這裡已然是「烏托邦式的藝術群島」。[2] 而這份直島素描的建築手稿,便是夢想的原點。

/朗香教堂 /

Lot20安藤忠雄 朗香教堂素描水墨、粉筆、紙本
冊頁
27.0×27.0cm×8折
藝術家多次簽名。
JPY:3,500,000-8,000,000
RMB:175,300-400,700

全景圖:

朗香教堂是由柯布西耶設計,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具表現力的建築之一。其四個牆面的造型皆不相同,從某種意義而言,它更像是一個「混凝土雕塑」作品,而並非僅止於「教堂」。它的前牆面又開出大大小小的矩形小窗,並鑲嵌彩色玻璃。光線的照射下,毫無修飾的白牆,給人無限的想像,宗教的心理亦會被激發。

而「光之教堂」是安藤忠雄的「教堂三部曲」之一,其「光元素」的融合,當受柯布西耶的影響。在「光之教堂」的論述及其他回憶中,安藤不止一次的提到對於「朗香教堂」的感受,在相近的「建築語言」下,他似乎在以不同的「建築內涵」,與柯布西耶進行著隔空的「藝術對話」。

1965年,流浪歐洲的安藤忠雄第一次來到朗香教堂,這或許是他第一次真正意義地感受到「光」的炙熱。而在這個奇妙的「光」的空間中,安藤欣喜地發現「光線一如既往充滿能量地充斥其中,並增添了些許神聖的氛圍。……那是藝術家在無計劃中所創作出的光,是所謂的『光的雕刻』。」

多年後,在回憶中,他說「所謂建築的光,是具有顏色、溫度、質感與深度並左右著人類精神的一種存在。例如,代表日本住宅的書院和數寄屋建築,他們的光源是從下反向照射。直射光被屋檐和拉門遮住,經迴廊及庭園的反射,將人溫柔地包圍著。對於已經習慣親近這種光的我,朗香教堂的光就好像是會驅使我陷入『思考的混亂』的強烈存在。」

細節圖:

細節圖


而這種特殊的「光影」,也不斷催生著安藤忠雄的「光」的建築語言。在「光的教堂」中,安藤將「朗香教堂」原本粗糙的白色的混凝土牆面,轉換為更為純粹的「清水混凝土」,使得視覺上精心打磨的牆面,更加沉穩。傳統教堂的「尖塔」亦被安藤摒棄,而是以另一種極簡的方式,為信徒構建「精神的空間」。

在稀薄、黑暗的「建築」內,光線從「十字形窗」投射,「光的十字架」使得一切仿佛在「靜寂」中被無形洗禮,又緩緩融入,直至身心沉穩。這一點則與「朗香教堂」那更具飽和力、侵略性的光線不同。

細節圖

朗香教堂的弧形屋面向上翻卷,好像「修女的帽子」浮在牆上,連接處又存在縫隙,有著不規則的、很奇特的光影效果。同時,其餘山形的結合,朝聖者沿路須繞「教堂」一圈,才能得見建築正面,有著宗教的儀式感。而柯布西耶對建築的獨特理解、嫻熟的幾何圖形的設計,以及對「光」的把握等,都有著超凡的創造力。

安藤忠雄的「朗香教堂」的手稿,既是對前輩的致敬,同時更是他「建築世界」里的「一束光」。在不斷的描摹、揣度過程中,「開窗」上的「光」亦為安藤而來。

/ 結語 /

在安藤忠雄的手稿中,我嘗試著去近距離接觸他的創作起點,然而抽象的線條、圖案中,似乎有千萬種風景,唯一不變的,便是他也一直在捕捉,並呈現的「光」。

或許一切,正如安藤所言,「當建築邂逅大千世界的物象,因而喚起的各種對話,才有訴諸人類靈魂的力量。如何使這些對話更為激烈、內容更加豐盛。由於每個計畫都有其獨自的脈絡,所以答案不會只有一個。正因如此,建築是困難的。也正因如此,建築是有趣的。」


參考資料:

[1] 中國民航雜誌:專訪安藤忠雄|用建築回應世界

[2] 直島藝術群落:烏托邦式的藝術群島

© 部分圖片來源於上海復星藝術中心、東京國立新美術館、安藤忠雄事務所、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