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網印刷

樂天派火燎腚 發佈 2022-12-08T07:48:21.765999+00:00

版畫是印刷術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副產物.印刷是純粹的複製技術,在歷史上,版畫擺脫了複製功能才被承認為獨立的版畫藝術.絲網印刷作為一種印刷方式,歷史非常悠久,但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卻很短.

版畫是印刷術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副產物.印刷是純粹的複製技術,在歷史上,版畫擺脫了複製功能才被承認為獨立的版畫藝術.絲網印刷作為一種印刷方式,歷史非常悠久,但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卻很短.絲網版畫20世紀初始於美國,經過許多畫家的實踐探索,二次世界大戰後又進入歐洲,逐漸為公眾所接受,並做到以躋身於版畫藝術之列,與木版、銅版、石版並稱為四大版種.中國的絲網版畫起步於上個世紀70年代末,它嫁接西方的創作版畫,於本土傳統和現實生活的土壤中成長起來.在幾代藝術家的共同努力下,絲網版畫體系逐漸完善、絲網版畫隊伍日益成長和壯大.作為只有二三十年歷史的版種已逐漸被大眾喜愛,且被眾多的藝術家認為是富有創新和充滿生機的藝術表現形式.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質的逐漸提高,絲網版畫藝術品將以它獨特的優勢逐漸成為繁榮大眾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但是與其他版畫種類相比,絲網版畫無論是在教學上還是在創作上,都處於相對落後的位置.正如齊鳳閣所說,我國的絲網版畫正處在發展進程中的「平原階段」.原始人在岩石上拓印的圖形和斐尼基島上的土著利用植物葉莖漏印圖形的方式被認為是網印技術的最古老的形式.然而幾千年來這種印刷形式一直停留在利用鏤空圖形漏印的原始階段.一直到日本人發明了利用髮絲等纖維物質解決圖形分割的搭橋技術,才使做到孔版技術的表現力做到到了劃時代的進展.較其他印刷相比,絲網印刷適應較大幅面的圖形印刷,不受承印物大小的限制;印刷油墨較厚,色彩鮮艷、覆蓋力較強;可在柔軟、曲折、粗糙、易碎和各種成型物上印刷.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絲網印刷從手工操作發展到成熟的工業化程度,其應用領域也十分廣泛,例如大型廣告、陶瓷圖案、電子線路板、光碟印刷,防偽印刷等等.隨著大工業的飛速發展,各種印刷機械的產生,絲網印的低成本高效率以及寬泛的材料使用和製版方式,使其成為一種版畫家族中最具活力、最為豐富、適用範圍最為廣泛,也最有市場的藝術形式,而這一切都不能不歸功於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

絲網印刷術與絲網版畫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指的是技術,後者指的是藝術.技術與藝術相比較,技術的目的性應用性更強,藝術的目的就是其本身,是反映著創作者的一種精神指向,是創作者對藝術的理解和對生活的感受.絲網印刷從開始的繃網、刮膠到感光製版、印刷,是一個技術性很強的過程.絲網版畫要求創作者既要熟練掌握印製技術,更需要探討藝術創造規律與技術的融合,充分體現絲網版畫語言的特殊性.絲網版畫的製版印刷過程,也就是藝術再創造的過程,因此絲網印刷只有在版畫藝術創作中才能拓展它技術的空間.反之絲網印刷材料和設備的發展,有助於提高藝術家對多種技法和材料的駕馭拓展能力.從而形成更多更豐富的創作風格,太大的推動我國絲印版畫的發展.








絲印版畫是現代工業的產物.近幾年日新月異的網印技術和器材,不但為絲網版畫專業人員帶來了新的創作契機,更吸引了其他門類藝術家的關注和參與,為絲網版畫提供了更大的發展可能和實驗研究空間.作為是繪畫領域裡重要的畫種之一,絲網版畫是以版材作為媒介物製作出來繪畫作品,它是美術與印刷術相結合的產物.目前,高品質水性油墨的引入使絲網版畫擺託了以往油性油墨氣味大、清洗不變、有害健康的諸多問題;計算機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印刷各環節;現代感光材料的應用使製版技術實現了一次飛躍,讓藝術家們可以製作出更精美的作品.總之,絲網版畫的發展不僅需要創作者們的靈感,更需要優質的材料與先進的製版印刷的技術和機器設備.

絲印版畫和傳統的版種相比有著明顯的區別,需要創作者在把握傳統版畫造型的基礎上,加入新的表現語言和創作元素,給作品注入新的生命力.它的科技含量是其他版種無法比擬的,它以廣泛性、包容性、靈變性實現了其他版種無法實現的構想,極大地開拓了版畫新的視覺範圍和表達語言.要使絲網版畫藝術出現新的輝煌不僅需要在創作過程中能推陳出新,絲印版畫也需要能結合當今科學技術大膽創新.絲網版畫也叫孔版畫,它有如工業上的花布印刷方法,將顏色進行刮壓從網孔漏至承接物上,所以也稱做絲漏版畫。20世紀初,英國人塞繆·西蒙(SamuelSlmon)研究出以絲網作版印刷的方法。隨後,絲網印刷術得到廣泛應用與傳播。最先將感光劑用於印刷製版技術的當屬1914—1915年左右的美國,在此期間,歐洲人也正在嘗試著運用這項技術。照相感光製版技術真正意義上的完善成型應該說是在1925年,但並未取得專利,原因是在它之前的1918年,做為網印技術的印染模型版法已經被認可,並已取得了專利。1915年,美國人C·M·彼得和A·伊梅里等人發明了用乳劑(阿拉伯樹膠、牛皮膠、明膠、聚乙烯醇、聚乙烯醋酸鹽)調和重硌酸鉀和重硌酸銨等感光材料製成的感光劑。通過實驗,第一張通過感光製片方法得到絲網印版的技術正式誕生了,但此時的感光劑極為簡單,原始而不穩定。20世紀20至30年代,絲網印刷技術被廣泛的應用於紡織印染工業中。當時的藝術家被請來參與設計具有時代氣息獨特風貌的圖案畫形,然後利用絲印技術,限量而非大批量的生產。這些印染產品具有不同於一般產品的審美價值,首先應該歸功於絲網照相製版技術在當時的應用。感光製版所用的正片底圖使藝術家們可以無所顧忌的繪製圖案底圖,不會產生底圖方向與印刷後產品圖案方向的倒錯問題。同時,藝術家可以儘自己的想像和發揮,創造出的任何精細紋樣都可以被準確無誤的複製出來。絲網印刷工藝的寬容性和適應性特點保證了它在紡織業中的延續生存。30年代紡織印染中的絲網印刷技術和印刷設備都發生了深刻的變革,大型自動化的絲網印刷機代替了手工操作,製版技術的發展也促使印製產品的圖案花色精細程度有了質的飛躍。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