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到底是中藥還是西藥呢?醫生解釋清楚,看完漲知識了

曉倩趣聊 發佈 2022-12-29T15:15:44.512571+00:00

2015年10月5日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日子,因為在這一天我國的本土藥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科學獎,她本人成為我國第1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人士。

2015年10月5日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日子,因為在這一天我國的本土藥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科學獎,她本人成為我國第1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人士。

提到青蒿素,人們首先會想到它的抗瘧疾功用,WHO認為,青蒿素是治療瘧疾耐藥性效果最好的藥物,以青蒿素類藥物為主的聯合療法,也是當下治療瘧疾的最有效最重要手段。

但是近年來隨著研究的深入,青蒿素其它作用也越來越多被發現和應用研究,如抗腫瘤、治療肺動脈高壓、抗糖尿病、胚胎毒性、抗真菌、免疫調節等。

青蒿素研究歷史

中國抗瘧新藥的研究源於1967年成立的五二三項目,其全稱為中國瘧疾研究協作項 ,成立於1967年的5月23日,因絕密軍事項目,遂設代號523。

在極為艱苦的科研條件下,屠呦呦團隊與中國其他機構合作,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並從《肘後備急方》等中醫藥古典文獻中獲取靈感,先驅性地發現了青蒿素,開創了瘧疾治療新方法,全球數億人因這種「中國神藥」而受益。

歷經380多次鼠瘧篩選,1971年10月取得中藥青蒿素篩選的成功。

1972年從中藥青蒿中分離得到抗瘧有效單體,命名為青蒿素,對鼠瘧、猴瘧的原蟲抑制率達到100%。

1973年經臨床研究取得與實驗室一致的結果、抗瘧新藥青蒿素由此誕生。

1973年9月,青蒿素首次用於臨床 。

由於涉密,1979年關於青蒿素的研究成果才陸續發表 。

1981年10月在北京召開的`由世界衛生組織主辦的「青蒿素」國際會議上,中國《青蒿素的化學研究》的發言,引起與會代表極大的興趣,並認為「這一新的發現更重要的意義是在於將為進一步設計合成新藥指出方向」。

1986年,青蒿素獲得新一類新藥證書,雙氫青蒿素也獲一類新藥證書。這些成果分別獲得國家發明獎和全國十大科技成就獎。

2011年9月,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因創製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的貢獻,獲得被譽為諾貝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 。

2015年10月,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因創製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的貢獻,與另外兩位科學家共享2015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是中國生物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世界級最高級大獎 。

「青蒿素」到底是中藥還是西藥呢?醫生解釋清楚,看完漲知識了

話說2015年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以後,有關青蒿素是中藥還是西藥的爭論很激烈。這個問題反映了人們對於中西醫相互區別的認識問題,值得一辯。目前,對這一問題存在的三種觀點。那麼,青蒿素到底是中藥還是西藥?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第一種觀點:認為青蒿素是經過提純的化學藥,即屬於西藥,與中醫沒有半毛關係。毫無疑問,持這種觀點的人是不贊成中醫的!

第二種觀點:認為青蒿素是中藥。不管怎麼說,獲獎人屠呦呦在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工作,而不是在西藥研究機構工作;她的職稱是中醫的而不是西醫的;青蒿素是從中藥青蒿裡面提取的,而不是在某種西藥裡面提取的;

青蒿素的提取過程受到了中醫書籍《肘後備急方》的啟示,而不是什麼西醫書籍的啟示。由此可見,青蒿素的確是一種中藥,說青蒿素的發明與中醫沒有半毛錢的關係,純粹是顛倒黑白!

第三種觀點:認為青蒿素是中西醫結合藥。根據第二種觀點提供的事實,青蒿素是受到中醫書籍的啟發,由中醫藥科研人員,使用現代科學手段,在中藥青蒿里提取的一種新藥。它符合中醫「辨病」思想和「通用方」理論,是中藥;

在化學結構上,青蒿素與西藥的特徵相一致,也是一種西藥。更準確地說,青蒿素的問世是中西醫相結合的產物,其實質是一種中西醫結合藥物。不可否認的是:沒有中醫藥的參與,就不會有青蒿素的產生!

青蒿素抗癌嗎?

通常來說,青蒿素並沒有抗癌的功效。青蒿素是一種高效和速效的抗瘧疾藥物,可以作用於瘧原蟲的紅細胞內期,適用於間日瘧和惡性瘧,特別是搶救腦型瘧有很好的療效。

對於對傳統的抗瘧疾藥物氯喹已經有抗藥性的瘧原蟲,使用青蒿素治療仍然有很好的療效。

在臨床應用當中,青蒿素與伯氨喹合用來根治間日瘧,與甲氧苄氨嘧啶合用可以起到增效的作用,並且可以減少復燃或者復發的現象。

青蒿素在使用的過程中毒性往往比較低,也比較安全,一般沒有明顯的不良反應出現,少數的病人可以出現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的反應。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是治療瘧疾耐藥性效果最好的藥物,以青蒿素類藥物為主的聯合療法也是目前治療瘧疾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

不過,就如其他藥物一樣,部分患者在應用青蒿素過程中也可能會出現副作用,比較常見的是胃腸道反應,如輕度噁心、嘔吐、乏力、食慾減退、腹部不適、腹瀉等,不過多數患者都能夠耐受,無需停藥,即可自行緩解。

另外,還有少數人可能會出現注射局部疼痛、硬結以及一過性轉氨酶升高、輕度皮疹、頭暈、頭痛、耳鳴等症狀,應根據症狀輕重請醫生酌情處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