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尚尼亞翻臉無情後,2013年,我國重視與吉布地合作

風3j7o 發佈 2023-11-29T02:24:18.163803+00:00

不過,那個時候在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開始阻撓中國的發展,作為同是第三世界的國家,非洲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新中國成立之後,一直比較關注於和其他國家的關係。

不過,那個時候在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開始阻撓中國的發展,作為同是第三世界的國家,非洲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其中,坦尚尼亞是一個在非洲大陸上比較重要的國家,起初和中國的關係一直不錯,中國也很早就開始了對坦尚尼亞的援助。

可是,國際之間的關係受到著多種挑戰,中國和坦尚尼亞的交往過程也遇到了起伏,究竟誰才是真正對這些非洲國家好,時間已經給出了答案。

中國和坦尚尼亞的起起伏伏

早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60年代初,英國殖民當局就有著修築坦贊鐵路的計劃,可是這樣的計劃一直都沒有個具體的結果。

到了1961年12月和1964年10月這兩個關鍵的節點上,坦、贊兩國先後獲得了獨立。

特別是後來的尚比亞獨立以後,兩個國家的總統就開始共同商討鐵路建設的問題,尚比亞總統提出:

這條鐵路一定要建成,和過去的鐵路不同,坦贊鐵路是一條自由之路,它的目的不是為了任何帝國主義的勢力服務。

想法是好的,可是這兩個國家在鐵路建設方面遇到的問題是巨大的。

難處主要來源於三個方面:

其一是項目的工程實在是太大了,兩個國家缺少鐵路所必需的資金和技術;

其二是兩個國家的獨立時間都比較短,受到外部的制約太多,歷史遺留問題也實在太多;

其三就是國際間的分歧比較大,除了這兩個國家以外,還有它們和烏干達、肯亞之間的分歧都沒有解決。

可是,這段時期的坦贊兩國並沒有想通到底該找誰去修建這條鐵路,也並沒有把希望全部寄託到中國身上。

於是,從1965年1月之前,這兩個國家去找了英國、美國和德國,甚至還去找過世界銀行,令它們無奈的是,這些國家和組織全部拒絕了坦贊。

這個時候,在這兩個國家的眼裡,也希望能夠借用中國來獲取美、英這兩個國家的援助,不要小看是非洲國家,他們的算盤打的也很精。

1965年2月,美國和坦尚尼亞之間的關係跌入了低谷期,尼雷爾率領代表團訪問了中國。

在這次訪問期間,中國和坦尚尼亞之間簽署了多項經濟技術協定,雙方也簽署了一些文件。

中國對於第三世界國家的發展也比較支持,對擬建鐵路先要進行考察,尼雷爾在事後回憶的時候還這麼說過:

「1965年的時候,我來到了中國,對西方依舊抱有一些希望,還在努力和西方國家溝通,希望能夠要求西方的幫助。」

即使在尼雷爾已經得到了答覆並且回國後,尚比亞還是採取了觀望態度,這個時候英美找到了空擋,開始提出要幫助坦尚尼亞和尚比亞。

在這種情況下,尼雷爾就顯得有些動搖了,並嘗試能夠撤銷和中方已經達成的《原則協定》。

當年5月,他找見了中國駐坦大使何英,這樣描述:

「我請你轉告中國領導人,如果西方真的願意能夠修建鐵路,那麼我們考慮讓他們來修,中國可以把這筆錢給省下來,用在其他方面的幫助上。」

後來,周總理來到坦尚尼亞訪問,尼雷爾依舊堅持道:

「我們知道中國是一個大國,但是經濟並不發達,經濟也沒有西方國家強,還是希望這件事讓西方國家來做,我們也在努力尋求這種可能性。」

這是打「中國牌」的一種方式,坦尚尼亞希望通過中國提出的方案的方式來使得美國做出承諾,到時候再重新拒絕來自於北京的提議。

可是,英美兩國雖然給了鐵路考察資金,可行動卻格外緩慢,西方的態度也在不斷曖昧和拖沓,中坦兩國卻在此時接觸和發展,尼雷爾也最終將建設鐵路這件事寄托在中國身上。

到了1966年8月之前,尚比亞對中國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主動和中國駐贊使館工作人員交往,還主動問及了坦贊鐵路的建設事宜。

隨著中贊兩國的交往不斷增多,尤其是卡曼加副總統和卡翁達總統先後訪華,南非的政治格局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尚比亞在接受中國經濟援助方面漸漸沒了什麼顧慮,和西方的冷漠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最後,尚比亞選擇了中國。

當得知中國極有可能出資援建坦贊鐵路後,美國對於中國的敵意漸漸加深,為了阻撓中國援建鐵路,美國密切注意這三個國家的交涉情況。

最後,坦贊兩國於當年8月委派了政府代表團前往北京商討鐵路建設事宜,將坦贊鐵路的長度增加了400公里。

在周總理和李先念的關懷下,中國政府一方面向坦贊兩國政府代表說明了勘測和設計報告,另一方面也承諾,將派出最好的勘測設計隊伍來到坦尚尼亞和尚比亞進行實地勘測。

在中國政府的努力下,修建鐵路的協定也順利達成,兩個國家成功得到了中國的援助,成為了最大贏家,擁有了 一跳長達1860公里的鐵路和一條幾乎長度相同的公路。

對於中國來說,這件事也同樣有著很大的意義。

中國衝破了重重阻力,積極主動援建坦贊鐵路,在外交上打破了美蘇等國的包圍,而且對於發展中非友好合作關係意義重大。

按理說,從這以後,中國和坦尚尼亞的關係會一如既往的順利,可是在這個過程中,坦尚尼亞卻一直被西方大國挑撥。

有了鐵路,隨著中國的經濟漸漸發展起來,港口很快就被提上日程。

2013年,根據美國戰略之頁的報導,中國正在投資坦尚尼亞的港口,並且投資的規模很大,貿易的內容和中國息息相關。

新港口的貨櫃吞吐能力將達到每年2000萬箱,三蘭港現有的貨櫃吞吐里僅僅為80萬箱。

如果這件事做成了,那麼坦尚尼亞則會成為東非一個主要的運輸目的地,巴加莫約也將成為非洲最大的港口。

設想一切都是好的,可是坦尚尼亞的翻臉速度,卻始終令人難以捉摸。

原本在十年前就已經提上日程的項目,在2019年的時候甚至還沒有什麼變化。

根據坦尚尼亞主流媒體《公民報》的報導,港務局局長Deusdedit Kakoko也就此事給出了一些說法:

巴加莫約港口項目之所以停滯不前,是因為投資者提出了諸多不平等和不合理的條件,使得坦尚尼亞無法從這個項目中的最大收益。

他還說:

「項目投資者要求,經過港口的貨物需要繳納額外的費用。

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可能造成坦政府破產,沒有辦法提前知道項目的未來究竟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

雖然這個項目對坦尚尼亞的意義重大,但是政府希望看到各方從這個項目中獲益。

國際關係就是這樣,不難想像,坦尚尼亞翻臉的背後,自然有著其他的勢力捲入其中。

就拿一點來說,修建鐵路的事情擺在這裡,說坦尚尼亞沒有從中獲取最大的利益,這就顯得有些滑稽了。

與吉布地的合作提上日程

在對外交往中,如果「在一棵樹上吊死」,可能出現的不利局面也可想而知。

吉布地也位於非洲的東北部的亞丁灣西岸,海岸線全長僅僅只有372公里,國土面積為2.32萬平方公里,人口只有91萬。

這個國家在國際上沒有什麼知名度也不難理解,它們是聯合國宣布的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無論從哪個條件來看,這個國家都和落後掛鈎,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農產品和工業品全部依靠進口,超過百分之九十的建設資金也都依靠外援。

可是,這個國家並不是一無是處,因為它們擁有東非地區難得的深水港,也同樣扼守著全世界最為重要的曼德海峽。

吉布地的歷史上,也曾深深打著法國的印記,因為極佳的戰略位置,法國早都在列強時代就找到了突破口,後來在1862年,法國在和當地的阿爾法人合作下買下了奧博克港

在這種烙印下,當地人似乎也習慣了法國人的存在。

在二戰結束後的1958年,法屬索馬利亞就曾在「留在法國」和「加入新獨立的索馬利亞」進行公投,讓人意外的是,「留在法國」成為了大多數人的選擇。

一直到1975年,法屬阿法爾和伊薩領地就獨立問題再次舉行公投,在多數人的選擇下,吉布地在1977年6月27日正式走向獨立。

中國和吉布地是在1979年1月8日正式建交的,在之後的發展中,中國在非洲的人越來越多,涉及到的投資數額更是越來越大。

特別是步入21世紀以後,中國和吉布地兩國的關係發展迅速。

在2009年和2010年的時候,吉布地執政黨和中國的關係迅速升溫;

2013年12月,吉布地國防部長訪華,後來中國的代表也來到了吉布地訪問,雙方在很多問題上也達成了共識,這為以後的交流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在有了充分的信任以後,吉布地公開支持中國海軍艦隊在這一地區實行護航任務。

特別是在2010年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在亞丁灣地區巡邏以後,吉布地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為中國提供了能夠休整的地方。

在葉門發生出現動盪的時候,吉布地在關鍵時期也發揮出了極大的作用,根據法新社的報導,吉布地的總統也表了態,提到了願意讓中國來這裡建立基地。

他們也很清楚,想要發展,就要看清本國的優勢,在其他的領域幾乎是毫無優勢可言。

因此,充分發揮自己的戰略優勢對于吉布提來說極為重要,豐厚的軍事租金回報也能為吉布地的發展提供充足資金。

就這樣,中國首個海外基地有了眉目。

2013年1月,中國和吉布地就簽訂了協議。

可以說,吉布地是中國的最好選擇,也是中國突破重圍、大膽向前的壯舉,再次向全世界表明:中國正越來越自信地走向國際舞台,開始對西方施壓中國的一系列事端做出反擊。

吉布地保障基地的建立,也證明了中國在「見招拆招」,並且不斷贏得主動權。

在這樣的過程中,能夠讓中國獲得良好的國際形象,獲得當地政府和民眾的認可,最大程度上減少一些敏感國家和地區的憂慮,以強大的軍事實力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這背後,也是中國海洋戰略的重要一環,中國距離海洋強國的目標,還有一段路需要去走,不過,現在已經在路上了。

2017年8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駐吉布地保障基地部隊進駐營區儀式舉行,駐吉布地保障基地的成立,從而也能使得中國更好的履行國際責任和義務,更好的維護和平與穩定。

一些西方國家的無禮聲音,其實就沒有斷過。

比如在2013年的時候,中國和坦尚尼亞將要簽署巴加莫約港口項目的時候,新聞發言人楊宇軍就表示:

總有人喜歡說三道四,跟軍事聯繫到一起去,事實上,無論是港口是誰經營和建造的,根據國際慣例,各國的海軍艦艇在徵得這些國家同意後,都可以進行停靠補給。

中國負責人的形象,也建立起來了。

就算是對於曾經翻臉的坦尚尼亞,中國也冰釋前嫌,在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上,也彰顯出中非雙方在新時代要共同謀求發展的決心。

2021年6月,中國和坦尚尼亞兩國的領導人通了電話,就提到要落實會議成果,促進全面的發展。

而對于吉布提,中方也一直以來秉持著友好和發展的理念。

在2022年,奧博克供水項目終於到了尾聲,吉布地總理攜各部委部長出席了竣工典禮,這也足以見得,中方始終重視著吉布地的民生問題。

奧博克供水項目將為百姓提供生活用水,結束此地無水可用的現狀。

這個國家的人均可再生水資源總量在整個東非國家中排名墊底,是世界上最為嚴重的缺水國家,有了中國的幫助,這一現狀被極大改善。

從那邊傳回來的照片可以看出,水泵房出來水以後,當地百姓露出了微笑。

共同發展,這才是中方的一貫宗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