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專家羅金在回國前,把自己的筆記本交給孫繼先拍照。另一位專家則向東風飛彈基地參謀長徐明提了一個請求

黨史博覽 發佈 2024-01-26T21:00:56.534875+00:00

東風基地建在自然環境十分惡劣的大漠戈壁地區,許多解放軍官兵都感到生活艱苦,水土不服,更何況蘇聯專家了。

文/周燕


在額濟納旗戈壁灘上吃到了俄羅斯風味的美食

從1959年夏秋起,中國遭受了連續三年罕見的自然災害,全國各地的糧食和副食品供應都很困難。東風基地建在自然環境十分惡劣的大漠戈壁地區,許多解放軍官兵都感到生活艱苦,水土不服,更何況蘇聯專家了。官兵們挖光了弱水河兩岸的灰灰菜,打光了方圓幾十公里的沙棗,甚至把駱駝刺和玉米芯子磨碎了摻在主糧里當代食品。周恩來曾多次向孫繼先問起蘇聯專家的生活情況,還通過有關部門調來東北的哈白豬和北京的填鴨,保證蘇聯專家能吃到活的家畜和家禽。

蘇聯人有自己的飲食習慣和特點,愛吃肉,愛喝奶,愛吃甜食,哪怕最簡單的一頓飯也要有三道菜:第一道是紅菜湯;第二道是熱菜,如奶油烤魚、罐燜羊肉、土豆燒牛肉;最後一道是甜食。可是東風基地的炊事員沒人會烤麵包,更沒人會做西餐。為此,孫繼先著實動了一番腦筋。他派神通廣大的副司令員李福澤出馬,向北京市市長彭真和哈爾濱市委書記求援,總算給基地找到幾位西餐廚師,基本解決了蘇聯專家吃西餐的問題。

1960年2月5日,蘇聯駐華首席軍事顧問帕維爾·伊萬諾維奇·巴托夫大將到東風基地視察。為此,基地各部門做了充分的準備,飲食起居更是面面俱到,就連巴托夫用餐的食譜,都是孫繼先和西餐大廚一起制訂的。巴托夫沒有想到,在中國荒涼的西北戈壁灘,還能吃到家鄉風味的美食。

對視察工作,巴托夫絕非走馬觀花。身材矮小的巴托夫,目光似鷹隼。不管是蘇聯專家還是東風基地領導,只要他認為做得不滿意的地方,就會大聲地、不留情面地嚴加訓斥。他對基地尚未完善的場地建設、營房管理和蘇聯專家的生活,提出了諸多建議。

巴托夫提出的問題,有些是他親眼看到的,有些卻是「耳風」。有少數蘇聯專家說東風基地的伙食不好,生活條件差,娛樂設施不健全,還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譚政大將告孫繼先和東風基地的狀。

巴托夫視察後,東風基地有關部門逐項落實了整改措施。比如:

為適應基地工作站點多,專家居住分散的特點,後勤部門改裝了一台流動售貨車,定期巡迴各站點,將日常生活用品送貨上門。管理處購買10台家用電冰箱,配備在專家住地,便於生鮮食品的貯藏。

為解決蘇聯專家和家屬的醫療問題,基地開設了特別診室和病房,健全了內科、外科、五官科、婦科和小兒科。後勤衛生處加強了對蘇聯專家的日常保健,以及對流行性感冒和痢疾等季節性疾病的預防措施。

蘇聯專家幾乎每天都要洗澡。當時基地的澡堂尚未完工,而正在基地施工的蘭州建築公司有盆堂,基地發電廠有淋浴室,能夠方便他們洗浴。管理處為專家招待所增加了臥具,勤洗勤換,還調來兩名洗衣工為專家們洗滌衣物。

為豐富蘇聯專家的娛樂活動,專家招待所增加了撞球、棋類等娛樂設施。小禮堂每周舉辦兩次舞會,戈壁灘響起了節奏明快的《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兩位專家組組長突然奉調回國的警示

1960年2月19日,國防科委下達命令,決定於5月底至6月初進行蘇制P-2地地飛彈發射試驗。軍委和總部首長不斷發來指示:抓緊,抓緊,再抓緊;多學,多學,再多學。孫繼先已經嗅出其中的火藥味。他帶領基地黨委一班人從實戰出發,抓緊利用蘇聯專家現場指導的有利條件,組織部隊反覆進行設備聯試和綜合演練,使部隊在較短時間內熟悉測試操作技術,掌握協同動作,為獨立發射P-2飛彈練好基本功。孫繼先最關心的還是P-2飛彈的發射操作。他經常和羅金上校一起到現場觀看操作演練,用心領會關鍵要領,做到每一個細小環節都不出差錯。

5月26日,巴托夫大將再次來東風基地視察。在基地舉行的告別晚宴上,巴托夫突然宣布:「親愛的中國朋友們,現在我向大家通報一個情況。你們的朋友羅金上校和謝洛夫斯基上校,明天就要回國了!」

事情來得太突然了!不要說在場的中國同志,就連羅金和謝洛夫斯基也驚詫不已。

孫繼先嚴肅地質問巴托夫:「總顧問同志,發射場的設備調試工作進入關鍵階段,羅金上校和謝洛夫斯基上校怎麼突然就離開呢?」

巴托夫不做任何解釋,只是冷冷地說:「我們國家需要他們!」巴托夫感到不能自圓其說,又解釋道:「你們不必擔心靶場的後續工作,第一試驗部專家組組長契爾科夫同志不是還在嗎?他可以擔任整個飛彈靶場專家組的代組長!」

宴會不歡而散。

回到辦公室,孫繼先冷靜地思考著前後發生的事情,不想,羅金推門而入!

一臉愧疚的羅金,用手比畫著說:「孫將軍,我明天就要走了,這是我萬萬沒想到的。我要告訴你的是……」

羅金從口袋裡掏出一個筆記本,匆匆塞在孫繼先手中,然後用手指重重地點了幾下,又做了拍照的動作。

孫繼先明白羅金的意思。他緊緊握住羅金的手,用俄語低聲說:「謝謝!」目光中充滿了感激。

羅金離開後,孫繼先立即拿起直通北京的紅色專用電話,向周恩來匯報這一緊急情況。周恩來果斷命令:「馬上找人拍照,不管有沒有用,全部拍下來,過後再翻譯分析。」周恩來再三叮囑孫繼先:「一定要注意保密!要確保羅金同志的安全!」

在基地參謀長徐明少將的宿舍里,同樣發生了感人的一幕。心中憤懣的謝洛夫斯基來找徐明喝酒。徐明和謝洛夫斯基都是1935年參加革命的老同志,在東風基地朝夕相處的工作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此時,他們的心情都十分沉重,幹完一杯酒,就是一陣熱烈的擁抱,一切盡在不言中。

臨別時,謝洛夫斯基向徐明提出一個請求:「參謀長同志,你能否送給我毛澤東主席的三本書做紀念?」謝洛夫斯基所說的三本書正是毛澤東的著作《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後來被合稱為「老三篇」。20世紀50年代後期,解放軍掀起學習毛澤東著作的熱潮。謝洛夫斯基感受到了東風基地的廣大官兵為了國防尖端科技發展,所表現出來的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崇高精神和高度的責任感。毛澤東主席的光輝著作正是他們的精神食糧!

第二天,孫繼先率東風基地全體負責同志到鼎新機場為巴托夫大將和羅金、謝洛夫斯基送行。孫繼先緊緊握住羅金和謝洛夫斯基的手,用生硬的俄語說:「謝謝你們,我最尊敬的蘇聯同志,感謝你們的真誠幫助。中蘇友誼萬歲!」

羅金走後,孫繼先把從筆記本上拍下來的技術資料,通過絕密專遞,送到北京國防部五院,請專家分析鑑定。專家的答覆是:這些資料是完全正確的,而且很有價值。

多年後,每當提起羅金和謝洛夫斯基等蘇聯專家,孫繼先都情不自禁地伸出大拇指說:「他們是中國人民最真誠的朋友,是真正的國際主義戰士!」

卡脖子的液氧助燃劑

羅金和謝洛夫斯基走後,契爾科夫成了東風基地蘇聯專家組的「大拿」。他根據蘇聯軍事顧問團的指示,極力干擾P-2飛彈發射計劃。他不允許使用中國生產的液氧助燃劑發射飛彈,必須訂購蘇聯的液氧產品。

飛彈發射升空,推進劑是關鍵。P-2飛彈採用液體推進劑,即酒精燃燒劑和液氧助燃劑。在飛彈發射點火時,兩種液體在過氧化氫的催化下迅速混合,產生巨大的推力,將飛彈推向預定射程。

液氧在常溫下極易揮發。如果把幾十噸液氧通過鐵路從遙遠的西伯利亞運至黑龍江的綏芬河,再轉運到大西北的額濟納旗,還能剩下多少?為確保P-2飛彈發射萬無一失,中方不得不接受蘇聯的條件。

根據中蘇雙方的訂購合同:1960年5月25日前,蘇聯方面將第一批液氧運抵東風基地;6月5日前,將第二批液氧運抵基地。然而,蘇聯方面製造種種理由一再拖延。7月下旬,孫繼先接到國防部通知:因蘇聯西伯利亞液氧生產廠發生了不可抗拒的事故,不能履行合同。

早在中國引進蘇聯飛彈技術之初,國防部五院院長錢學森就鄭重提出,搞飛彈主要看發動機用什麼燃料,中國一定要研製新的高能燃料,這樣火箭、飛彈才能做得大,射得遠。據此,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等單位,都開始研發高能燃料。當中國方面得知蘇聯方面不能履行合同後,立即安排吉林102廠緊急生產液態氧。

運輸液氧的槽車經過幾天的疾馳,終於抵達東風基地。特燃庫化驗室在蘇聯專家斯切潘諾夫的指導下,對國產液氧進行了全項分析化驗,結果證明:其純度、比重、黏度、閃點、雜質等各項指標,完全符合P-2飛彈加注的技術要求。而契爾科夫對化驗報告不屑一顧,硬說中國生產的液氧含乙炔過多,絕對不能用!為慎重起見,孫繼先決定再做一次檢驗,結果,各項參數均符合技術標準。

第二天上午,孫繼先請契爾科夫一起來到特種燃料倉庫,召集有關人員研究液氧的使用問題。契爾科夫強詞奪理地說:「我們蘇聯的液氧是在專門生產火箭推進劑的工廠生產的,你們是化肥廠生產的,液氧中不可能沒有機械雜質!」

孫繼先霍地站起來,氣憤地說:「管它什麼工廠生產的,質量合格就可以用!」

契爾科夫也站起身,氣急敗壞地咆哮:「合格不合格,我不管!能不能轉注,我說了算!」

由於發射P-2飛彈的決定權掌握在蘇聯軍事顧問團手中,國防科委只好再次與蘇聯方面交涉。

「就是天塌下來,我們也能頂得住!」

1956年蘇共二十大以後,蘇共領導人赫魯雪夫推行「改革路線」,企圖將中國拉入其「美蘇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全球戰略。毛澤東和中共當然不能同意。中蘇兩黨隨後出現嚴重分歧。為了扼制中國新式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的發展,蘇聯方面先是停止供應原子彈樣品和相關技術資料,隨後又在飛彈技術資料、專用設備和器材的供應方面製造種種障礙,妄圖卡住中國的脖子。

1960年7月16日,蘇聯政府突然照會中國政府,決定撤走全部在華專家,單方面撕毀了幾百個協定和合同,停止供應重要設備。不等中國政府做出反應,蘇聯方面又發來第二個通知,援華專家將於7月28日至9月1日全部撤離中國。對於蘇聯政府背信棄義的行徑,中國政府發出了義正詞嚴的照會。

此時,留在東風基地指導工作的蘇聯專家還有54人。為向全體專家傳達中國政府的照會,基地領導決定以禮相待,舉行一次豐盛的酒會。

酒會由孫繼先主持。他衷心感謝蘇聯專家為建設東風基地付出的辛勤勞動,深切感懷中蘇兩國人民之間的傳統友誼。隨後,基地政委栗在山表情嚴肅,話語鏗鏘,宣讀中國政府照會的全文。

正在享用美味的專家們,此時放下手中的酒杯和刀叉,聚精會神地品味照會中的每一句話。餐廳里沒有一點聲響,更沒有人中途退場。大多數專家情緒低落,對蘇聯政府的做法表示遺憾。只有契爾科夫等少數人,極力為蘇聯政府辯護,散布極不友好的言論。

蘇聯專家正式撤離東風基地的日子屈指可數。孫繼先要求基地全體指戰員一如既往,尊重每一位蘇聯專家。他說:「蘇聯專家在東風基地工作了兩年多,幫助我們完成了靶場的選址勘察和工程設計,協助我們安裝儀器設備,培訓技術隊伍,指導我們成功進行了地空飛彈、空空飛彈的實彈射擊演習,使我們初步掌握了組織、實施地地飛彈發射的技能。中蘇兩國人民是友好的,我們要把『背信棄義』這筆帳,記在赫魯雪夫集團身上!」

中國同志的真誠友善,使蘇聯專家們深受感動。他們抓緊有限的時間與中國技術人員交接工作,反覆交代一些關鍵性的問題。有的專家把自己的重要講稿和保密本悄悄交給中國翻譯,讓他們連夜抄下來。他們深信,中國地地飛彈的發射也一定能取得成功!

在北京國防部五院,1059仿製飛彈總設計師梁守槃把國產液氧的化學分析資料送給駐五院發動機專家組組長施涅金,請他給出一個結論。施涅金是一位正直的蘇聯專家,不願意放棄做了一半的工作,給中國人留下一個爛攤子。臨走前,他反覆驗證了國產液氧的檢測報告,明確告知:「中國生產的液氧符合設計要求,可以使用。」

在東風基地工作的最後54位蘇聯專家及其家屬,於8月4日和18日分兩批撤離額濟納旗,到北京集中,等候一周一趟由北京開往莫斯科的國際列車。

在北京站寬敞的一號站台上,蘇聯專家與送行的中國同志依依惜別。大家熱烈地握手、擁抱,戈壁灘朝夕相處的日日夜夜,為發展中國飛彈事業的共同奮鬥——此時,凝聚成一個共同的心聲:任憑風吹浪打,中蘇兩國人民之間的偉大友誼是牢不可破的!

蘇聯「老大哥」走了,一個不留地走了。沸騰了近三年的額濟納旗戈壁灘,頃刻一片寂靜。時值盛夏,戈壁灘卻如同遭遇了一場罕見的西伯利亞寒流。

在東風基地召開的幹部大會上,孫繼先神態堅毅,聲似洪鐘:「同志們,這些日子基地發生的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我們每個人心裡都像壓著一塊大石頭,很不是滋味。P-2飛彈馬上就要發射了,蘇聯專家卻突然撤走了。這是什麼?是背信棄義,是釜底抽薪!

「蘇聯專家走了,戈壁灘還有我們,發射場還有我們!我們是誰?是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新中國的第一支飛彈試驗部隊!在我們的身後,有黨中央和毛主席的支持!有國防部五院廣大科研人員的刻苦攻關……不管出現什麼情況,遇到什麼困難,我們都不要怕,就是天塌下來,我們也能頂得住!」

9月10日,即蘇聯專家撤離20多天後,等待半年之久的蘇制P-2飛彈發射任務終於啟動,彈著區甘肅安西,射程554公里,由東風基地廣大官兵獨立發射成功。

11月5日,第一枚國產1059仿製飛彈巍然屹立在飛彈發射架上。一聲令下,飛彈騰空而起,首次飛行試驗獲得圓滿成功!一個月後,第二枚1059戰鬥彈也發射成功。緊接著,第三枚1059遙測飛彈再次發射,第一次取得比較完整的飛彈飛行試驗的遙測數據。在42天內,國產1059飛彈三箭連發,實現了中國軍隊武器裝備從常規向尖端發展的歷史性轉折。中國人手中終於有了一根不懼威脅的「打狗棍」。


責編:江榮兵

編審:鄭國偉

製作:王喻


本文為《黨史博覽》原創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摘編等。侵權必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