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力闢謠「退出中國」,廣汽三菱時日無多?丨車壹條

車壹條 發佈 2024-03-02T09:21:31.575633+00:00

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國內車市迅速進入洗牌期,而最先淘汰的正是二線品牌,包括二線自主品牌、二線合資品牌,甚至是二線豪華品牌。

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國內車市迅速進入洗牌期,而最先淘汰的正是二線品牌,包括二線自主品牌、二線合資品牌,甚至是二線豪華品牌。


當前,汽車圈最熱的話題莫過於「三菱退出中國」。


前不久,知名媒體人吳佩發微博稱:「某日系品牌即將退出中國市場,生產線轉為同集團自主品牌代工,近期會有一波優惠清倉」。



目前在國內合資品牌中,共有豐田、本田、日產、馬自達、三菱、英菲尼迪共計6個日系品牌,其中,從規模、產能、終端表現層面來看,最先排除豐田、本田、日產,而東風英菲尼迪當前已經入列東風日產,當前也不必愁於生計,而長安馬自達雖然表現不佳,但2022全年銷量仍突破10萬輛,且全新車型CX-50箭在弦上。那麼這個「某日系品牌」只能是三菱。


對此,壹哥向三菱在華合資公司廣汽三菱內部人士求證,得到了這樣的答案:雖銷量不盡如人意,但公司仍處於正常運營中,目前沒有接到任何關於「三菱退出中國」的通知。



另外,壹哥還走訪了廣汽三菱經銷商,店內工作人員同樣對這一傳聞予以否定,同時,兩家北京廣汽三菱經銷商也並未開啟優惠清倉。具體而言,當前全新歐藍德的優惠幅度為2萬元,老款歐藍德的優惠幅度為4萬元,勁炫ASX的優惠幅度為2萬輛,電動車阿圖柯的優惠幅度為1萬元。


至於生產線為同集團自主品牌代工這件事,在壹哥看來,這和是否退出中國市場關係並不大,有的板塊產能不足,有的板塊產能冗餘,同集團內部資源共享也無可厚非。此前就有長安鈴木代工長安奔奔、長安標緻雪鐵龍代工長安CS85的先例,不過,長安鈴木、長安標緻雪鐵龍最終也都成為了過去式,但代工絕不是導火索。



這樣來看,「三菱退出中國」的傳聞還能是真的嗎?


在壹哥看來,肯定意味著確有其事,否定卻並不意味著絕無此事,雖然外界看不到關於廣汽三菱的真實行動,但有兩個原因註定了廣汽三菱很難走得長遠。


其一,銷量持續走低,且難見起色。


記得在2018年北京車展上,廣汽三菱曾制定了2020年產銷30萬輛的銷量目標,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數據顯示,自2019年開始,廣汽三菱已經遭遇連續下跌,13.3萬輛、7.5萬輛、6.6萬輛、3.4萬輛,已經將「合資車企銷量最低」的稱號囊入懷中。



銷量連續下跌還不算什麼,更慘的是廣汽三菱沒有止跌之策,本來將寶壓在了全新歐藍德上,但卻絲毫不見起色,今年前兩月,廣汽三菱累計銷量僅為1498輛,較去年同期下滑近8成。


不僅如此,自三菱全球業務轉型後,三菱汽車便走上了邊緣化之路,而日產的一波「先舉報、後收購」操作更讓三菱汽車徹底躺平,結果就是,當前在全球範圍內,三菱汽車沒有一款極具競爭力的產品。這意味著,對於廣汽三菱來說,它已經拿不到優質資源來自救,就連旗下的電動車都不得不靠貼牌埃安。


在以「產品為王」的時代,廣汽三菱還有救嗎?


其次,公司持續虧損,即將資不抵債。


據廣汽集團財報數據,截至去年6月,廣汽三菱資產總額為81.32億元,負債總額達65.74億元,距離資不抵債僅剩一步之遙。



而隨著下半年全新歐藍德的推出,廣汽三菱勢必會在研發、生產、營銷、渠道等層面的加大投入,很顯然,這筆買賣最終沒有得到意料的回報,負債額也勢必會再度加大,甚至可能當前已經資不抵債。


需要注意的是,廣汽三菱中方合資公司廣汽集團是一位非常典型的「實幹家」,作為大型國企,它更不願背負「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的罵名,之前能和廣汽菲克一刀兩斷,如今就有理由和廣汽三菱一刀兩斷。


對於廣汽集團來說,能穩住「兩田」(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將工作重心放在埃安、傳祺上才是上策。更何況廣汽三菱的大本營在湖南長沙,從帶動周邊產業鏈、解決就業、提高GDP等多個方面來看,廣州市都並非最大受益者,這意味著廣汽集團不可能力保廣汽三菱。



種種跡象表明,廣汽三菱退出中國並非空穴來風,不論此次傳聞的真假,在壹哥看來,留給廣汽三菱的時間都不多了。


不過,「三菱退出中國」也並非最佳之策,或者說,三菱可以考慮換個方式活下去。


首先,可以效仿起亞在華,全面控盤廣汽三菱,而這時廣汽三菱的利潤無需兩家分帳,自然有進一步讓利的空間,並隨之強化產品競爭力,帶動終端銷量提升。同時,長沙工廠還可充當三菱全球的生產基地,在更低的人力、物力優勢下,探索更多可能。當然,決定權在於廣汽集團,但廣汽菲克都沒能如願,廣汽三菱希望自然也十分渺茫。



如果「奪權」不成,那麼三菱退出後加入東風有限大家庭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一方面,三菱汽車為日產汽車子公司,和日產在華抱團作戰合情合理,且當前東風日產產能同樣存在冗餘,拉三菱一把可謂是一舉兩得;另一方面,同平台研發是三菱、日產的產品趨勢,比如全新歐藍德和全新奇駿就是「一母同胞」,兩車完全可實現共線生產,而三菱一旦加入東風有限體系後,還能以輕資產的方式逐步布局更多「換標車」,並全面停產毫無競爭力的老款車型。在壹哥看來,只要運營得好,「東風三菱」一定比啟辰更能打。


撐下去還是說拜拜,再或是從頭再來,答案很快就會公開。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當前三菱早已被消費者邊緣化,它的離開,沒人會覺得意外,產品沒誠意,做什麼都是無用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