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博館文物——安崗竹簡

襄陽廣播電視臺 發佈 2024-03-04T04:14:47.465832+00:00

為進一步推進我市博物館事業高質量發展,讓群眾能夠走進襄博文物,感受文物之美,襄陽市博物館特別策劃【襄博館文物卡】,讓更多人知曉襄博文物背後的故事。今天來了解——安崗竹簡。安崗竹簡這批竹簡分別出土於M1、M2邊箱內,共24支,每支長69厘米、寬1厘米左右。

為進一步推進我市博物館事業高質量發展,讓群眾能夠走進襄博文物,感受文物之美,襄陽市博物館特別策劃【襄博館文物卡】,讓更多人知曉襄博文物背後的故事。今天來了解——安崗竹簡。

安崗竹簡

這批竹簡分別出土於M1、M2邊箱內,共24支,每支長69厘米、寬1厘米左右。右側上下各有一個三角形契口,便於編聯。其中有字簡17支,共514字(現正在進行脫水處理,並新發現了部分文字),文字為竹黃面墨書,內容為楚國墓葬竹簡中常見的遣策,即記載隨葬品的清單。由於這是襄陽地區首次發現竹簡,對襄陽地區楚史、楚文字及喪葬卜筮制度等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遠在殷商時代,我國使用的書寫材料主要是龜甲和獸骨,需經特殊處理並由專門人員用刀刻寫,也有在銅器和玉石器上鑄刻文字的。西周時期,文字主要是鑄刻在銅器上。到了春秋時代,竹木簡牘盛行,並開始使用絲帛書寫,《墨子》裡就說到「書之竹帛,傳遺世子孫」。

西漢末年,劉向校定皇家圖書時,都是先寫在竹簡上,以便隨時改動,待整理完畢,才將定本謄寫在帛上。直到東漢,竹木簡牘和絲帛仍然是重要的書寫材料。竹簡就是把竹材鋸成圓筒,再剖成竹籤。書寫以前,先要在火上烘乾,以防止蟲咬和腐爛。據記載,簡有一定的長度,如兩尺四寸的簡是用來寫經典、法律和國史的,一尺長的簡是用來寫信的(所以後來把信叫做「尺牘」)。

簡上的文字,是用毛筆墨書的;要刪改,就得用刀削掉(所以後世又把刪改文章叫做「筆削」)。在沒有竹子的地方,則用木材鋸成段,再劈成片,刮削使平,成為木牘。

據文獻記載,毛筆是由秦人蒙恬發明的。但考古資料表明,早在戰國中期,毛筆等「文房四寶」就被發現出土於楚人墓葬中,證明毛筆是楚人最先發明和使用的,這不僅使帛書、竹簡的出現成為可能,也推動了中國文字書體的演變。毛筆寫字,較之以往的刀刻明顯輕鬆靈便,這些字的筆畫具有彈性,起止處較尖銳,中間或偏前的部分略粗,因而推動了字體的革新。

比之金文篆文,楚國竹簡文字大多筆畫簡約,線條平直方正,書寫更為流暢,可以說是最早的隸書形體,對中國書法有重要影響。楚簡是春秋戰國時期發現簡牘最多的諸侯國,截至目前有數十批次的發現,重要的有河南信陽長台關、新蔡葛陵,湖北江陵望山、荊門郭店、包山二號墓竹簡,以及近期由清華大學收購的竹簡等等。

楚簡的內容較為豐富,以遣策為主,還有卜筮祭禱、先秦典籍等。這批竹簡內容雖然是遣策,但填補了襄陽地區竹簡發現的空白,也增加了楚簡出土的範圍。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來源:襄陽市博物館

記者:秦毓哲

編發:李艷 | 編輯:湯李欣

責編:何雯 | 審核:王妍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