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時代角度分析:李世民取代趙構,也打不贏金國

巖巖說史 發佈 2024-03-05T03:25:52.330483+00:00

阿骨打靠著2500兵馬,橫掃遼國,意味著金兵非常強悍,遠非隋朝末年的「群寇」可比,李世民要想擊敗金國,難度很大。

概率不大,李世民很難搞定金國,但比趙構好一點。1127年,李世民穿越到南宋,取代趙構,他能擊敗金國嗎?

一、金國不是隋末「群寇」,李世民的敵人很強大

阿骨打靠著2500兵馬,橫掃遼國,意味著金兵非常強悍,遠非隋朝末年的「群寇」可比,李世民要想擊敗金國,難度很大。

那麼,金國究竟有多強大呢?我們從三個方面分析,這是一個「龐然大物」,不能小覷。

其一、女真騎兵強悍,整體素質高,戰鬥力強悍。阿骨打在東北抗遼,麾下兵馬不到3千,卻很快就打殘了遼軍主力。護步答岡之戰,女真兵馬不足2萬,幾乎全殲遼國的十萬大軍,掌握了主動權。

金兵以少勝多,滅了遼國,就證明很厲害嗎?再看看幽州之戰,就知道金兵究竟強大到何種地步,如果李世民率領的是「宋軍」,取勝談何容易。

1222年,宋金結成「海上之盟」,一起對付遼國。此時,遼國已經元氣大傷,主力被金國消滅殆盡,且內部出現紛爭,遼天祚帝又不在京師。即便如此,宋軍也是一敗塗地。

留守幽州的遼兵不足2千人,童貫率領的宋軍多達20萬,還有郭藥師協助,結果讓人大跌眼鏡。這20萬宋軍,是征討方臘獲勝的「凱旋之師」,卻被遼軍一頓暴揍,耶律大石回援後,宋軍死傷數萬,狼狽不堪。

區區2千遼軍,就能抗住20萬宋軍,可知遼軍不是很差。但是,在女真騎兵面前,遼軍又是不堪一擊。宋軍搞不定幽州,只好請求金國協助,女真鐵騎越過長城,殺向幽州,遼軍灰溜溜逃走。

所謂「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戰」,單兵作戰能力,在「岳家軍」崛起之前,沒人是對手。如此,金兵才能縱橫中原,製造「靖康之恥」,趙宋皇族幾乎被一鍋端。

其二、金國名將如雲,各類型戰將都有,宋軍難有敵手。金國初年,不但士兵作戰能力強悍,名將也是一大堆,這也是宋軍屢次戰敗的重要原因。

說起「宋金戰爭」,很多人立馬想到岳飛打兀朮,韓世忠打兀朮,劉錡打兀朮,吳玠打兀朮,都是壓著對方吊打,兀朮成了「名將製造者」。

兀朮,也就是完顏宗弼,在《說岳全傳》等小說中影響很大,貌似他就是金國的首席名將。其實,金國初年,完顏宗弼的水平只能算二流末尾,軍事能力一般。

金國初年,真正的名將是完顏宗翰、完顏婁室、完顏希尹、完顏銀術可,完顏宗望也不錯,但完顏宗弼絕對不是一流,也不是准一流。

完顏婁室,鐵打的猛將,不但戰鬥強悍,意志也堅定,更能捕捉戰機,在關鍵時刻給予對手致命一擊。

1130年,富平之戰,宋軍號稱40萬,實際18萬,張浚是主帥,吳玠等5位名將追隨。金軍不足3萬,完顏宗輔掛帥,兀朮、完顏婁室左右兩翼,雙方決戰。

宋軍全力以赴,陝西的軍團都押了上去,兀朮即將崩潰。此時,完顏婁室捕捉到了戰機,從趙哲處突破,他不顧身體病重,率3千鐵騎衝殺,有必死之心,宋軍折損過半,以慘敗收場。

富平之戰,完顏婁室已經病重,卻不影響他發揮,而且非常精彩。此次戰鬥,完顏婁室的表現,要比621年李世民的虎牢關之戰更加經典,更加具有含金量。

虎牢關之戰,都說李世民以3500「玄甲軍」擊敗竇建德10萬兵馬,事情並非如此簡單。李世民出征河北,兵馬也是接近10萬,「玄甲軍」只是護衛親兵而已。

更重要的是,李世民不是跟竇建德正面決戰,以3500「玄甲軍」跟10萬夏軍死磕。雙方打起持久戰,沒多少戰鬥,導致竇建德輕敵,疏於防備。竇建德接受群臣朝拜,舉行典禮時,被李世民突襲,最終戰敗。

完顏婁室不一樣,就是正面硬剛,在全軍陷入生存存亡關頭,捕捉到戰機,拿出必死之決心,從而一舉扭轉乾坤,確實夠勇猛。

完顏宗翰更加不用說,金國創業的「首功之臣」,文武雙全、足智多謀,是金國首席名將。宋軍精銳的「西軍」,就是被完顏宗翰消滅,方才有「靖康之恥」。

完顏宗翰的戰略眼光獨到,提出:「先奪取陝西、漢中、四川,然後順流而下江南,趙構必然被擒拿」的作戰方案。可惜,金國內部矛盾尖銳,金太宗為了擴大皇室力量,削弱宗翰的「相國」系,故而不採納,否則南宋就倒霉了。

後來,忽必烈滅亡南宋,也是效仿宗翰路線。忽必烈之前,窩闊台大汗、蒙哥大汗征討南宋的作戰方案,也是重點攻打陝西、四川,可謂是「英雄所見略同」。

岳飛崛起之時,宗翰、婁室早已病逝,雙方沒機會過招,否則一定很精彩,誰想勝利都不容易。「中興四大名將」的韓世忠,就經常被完顏宗翰擊敗,灰頭土臉。

其三、金國「漢化」比較深,屬於半漁獵、半農耕民族,戰鬥潛力很大。女真與之前的匈奴、突厥、柔然等遊牧騎兵不一樣,他們「漢化」程度深,不是幾次大規模打擊就能搞定的。

金兵不但能出城戰鬥,在平原上追著宋軍吊打,也能夠堅守城池,跟對方打消耗戰。攻防兼備的金兵,讓南宋十分頭疼,想要贏得勝利,談何容易。

1211年,成吉思汗正式對金國宣戰,率15萬騎兵南下。此時,金國已經走向了衰敗,且面臨兩線作戰,但蒙古騎兵贏得並不輕鬆。

蒙古騎兵橫掃歐亞,歐洲的許多重甲騎兵都敗給蒙古人,金國居然堅持了23年之久。期間,「忠孝軍」還贏得幾場勝利,讓蒙古人很難受。

蒙古帝國初年,名將如雲,成吉思汗、窩闊台大汗也是英雄人物,但擊敗金國並不容易。如果不是南宋借道,以及金哀宗非要「北失南補」跟南宋鬧翻,金國也不會那麼快就滅亡。

金國衰敗時,面對橫掃歐亞的蒙古鐵騎都能堅持那麼久,何況是金國初年,遇到軟弱的宋朝呢?僅憑李世民,他一人穿越到南宋,取代趙構當皇帝,想要擊敗金國,概率並不大。

二、回到南宋,李世民有很多劣勢,很難逆襲

必須承認,李世民的軍事能力強悍,這點毋容置疑,但他一人穿越到南宋,取代趙構當皇帝,對局勢的影響並不大。

1127年,宋徽宗、宋欽宗被俘虜,20歲的趙構當皇帝,是為宋高宗。為了公平起見,李世民也應該在此時穿越,取代趙構,年紀也是20歲。

20歲的李世民在幹啥呢?都知道,此時他已經協助父親李淵完成了晉陽起兵這頭等大事,並攻克長安,建立了唐朝。接下來,唐朝的許多軍事行動,幾乎都是李世民掛帥;李建成是「儲君」,在長安當實習皇帝。

回到宋朝,意味著李世民失去了很多資源,尤其是關隴集團的支持。李世民能夠最終平定天下,與關隴集團的支持分不開,甚至他們才是決定作用。

近代史學家呂思勉評價:「李世民不過中等之才,不如陳武帝、梁武帝,更別說是宋武帝,只是運氣比較好罷了。」

呂思勉的評價未免太過,直接把李世民貶得一文不值,卻也說明當時關隴集團力量之強大。自從宇文泰在沙苑之戰中擊敗高歡軍團以來,關隴集團經過近百年的發展,成為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建國的根基。

來到南宋,李世民身邊沒有「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也沒有關隴集團,只有宋朝重文輕武政策下一幫虛弱無比的宋軍,以及對戰鬥搖擺不定的文官,處境非常尷尬。

李世民當了南宋皇帝,先要說服「主和派」支持北伐中原,這工作量可不小,畢竟宋朝苟且偷安的文臣太多,皇帝也很無奈。

岳飛、韓世忠、吳玠、劉錡、張憲、牛皋都是很能打的戰將,這是李世民可以利用的資源。但是,除了岳飛、李世民,無論是誰掛帥北伐,遇到完顏宗翰、完顏婁室、完顏銀術可組合,都是手下敗將。

李世民親自北伐,帶兵出征,更加不現實。靖康之變以後,南宋國內矛盾非常尖銳,楊么起義、曹成叛軍一大堆,這是制約南宋北伐的因素。

南宋立國之初,岳飛就是靠打「叛軍」起家,楊么的數萬兵馬加入「岳家軍」,才使得岳飛有了北伐的本錢。

南宋缺乏一流的帥才,僅憑李世民、岳飛,要想擊敗蒸蒸日上的金國,難度是可想而知。長期重文輕武,宋軍整體戰鬥力並不強,短期內難以改變。可以看下宋孝宗的「隆興北伐」,就知道打敗金國的難度了。

1163 年,南宋準備了20年,不宣而戰,發起「隆興北伐」,還有李顯忠等名將加持,結果又是一敗塗地。此時,經過完顏亮的折騰,以及契丹起義,金國滿目瘡痍,百業待興,但南宋還是以慘敗收場,可知金國的體量之大。

金國、南宋實力整體相當,短期內想滅了對方,難度都很大。就算是李世民親自出馬,率大軍北上,也很難獲勝。金國是一個穩定的王朝,國力雄厚,戰爭註定持久。

隋煬帝三次出征高句麗,徵調兵馬一百多萬,非但沒搞定對手,還丟失了隋朝江山社稷。李世民晚年,也是御駕親征高句麗,而此時的高句麗已經日落西山,奄奄一息,但唐軍還是失敗收場,李世民在安市城下受挫,很狼狽。

相對高句麗,金國更加強大,打持久戰、消耗戰,李世民豈能輕易獲勝?退一萬步講,即便李世民進展順利,如同「開掛」一般,金國也有對付他的辦法。宋欽宗還活著,只要把他放回去,李世民就吃不消,皇位不穩。

即便宋欽宗不回到臨安,金國讓他去開封「建國」,宋朝的士兵該聽誰的話?如此一來,李世民投鼠忌器,只能跟金國議和,結束戰鬥,直到宋欽宗駕崩,但李世民未必能熬得過他。

當然,李世民也不是趙構,他不會簽署「紹興和議」這種屈辱的和約。李世民畢竟是皇帝,且名正言順,用不著搞「渭水之盟」跟突厥妥協。金國、南宋勢均力敵,雙方各自休戰,等待時機。

參考書目:《宋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