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溝河之戰朱棣靠著天降神風獲勝?不,這是一場意志和決心的勝利

樓哥看歷史 發佈 2024-03-09T05:31:50.478073+00:00

#頭條創作挑戰賽#前言: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四月二十五日,白溝河南岸:近七十萬人已經在此進行了整整一天的激烈廝殺。雙方均承受了巨大的傷亡,即使將這裡稱為修羅場也毫不為過。此處的作戰雙方,一方是由曹國公李景隆率領的朝廷大軍,號稱六十萬。

前言: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四月二十五日,白溝河南岸:近七十萬人已經在此進行了整整一天的激烈廝殺。雙方均承受了巨大的傷亡,即使將這裡稱為修羅場也毫不為過。

此處的作戰雙方,一方是由曹國公李景隆率領的朝廷大軍,號稱六十萬。另一方則是由燕王朱棣率領的叛軍,約十萬人。這樣當面鑼對面鼓的硬抗,人數多的一方自然更占上風。然而就在燕軍陷入危局之時,突然天降神風,刮斷了李景隆的中軍大旗。於是官軍陣腳大亂,最終全軍潰散。

會旋風起,折景隆旗,王乘風縱火奮擊,斬首數萬,溺死者十餘萬人。—《明史卷五·本紀第五》

白溝河之戰在整個靖難戰爭中具有轉折性的意義,正是這場大敗,讓朝廷方面失去了主動進攻的能力乃至勇氣。然而在史書的記載中,朱棣的勝利似乎純靠運氣。那麼朱棣真的是靠神風相助才反敗為勝嗎?還是說他的對手李景隆其實是一個內奸,在關鍵時刻自己砍倒了中軍大旗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場白溝河之戰。

戰前形勢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大明開國太祖朱元璋駕崩之後,繼位的皇太孫朱允炆很快拋棄他祖父「親王戍邊」的國策,對他的那些叔叔們展開了血腥的削藩。在這樣的背景下,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於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在封國北平起兵造反,稱「奉天靖難」。

當年八月,朝廷方面派出的征虜大將軍、長興侯耿炳文兵敗於真定,一代名將李文忠之子李景隆奉旨緊急北上接過大軍指揮權。不過這位曹國公的表現也沒好到哪裡去,朝廷大軍在當年十一月的鄭村垻之戰中再次敗北,不得不退守德州。

連番失利的結果,給驕狂的朝廷方面澆了一盆冷水。李景隆在德州痛定思痛,對此前敗退下來的朝廷大軍展開了一場為期三個月的整風整訓。我們要注意一點,朱棣手下的燕軍雖然戰鬥力強悍,畢竟在人數上遠處於劣勢,故而他並不敢輕易南下啟釁。但是以北平一地供養十餘萬不事生產的大軍,對於朱棣來說又無比艱難。所以兩軍對峙,利於朝廷而不利於燕王。

然而正如後世崇禎君臣催促洪承疇出戰,以至於造成松錦之戰慘敗相仿,建文君臣對曹國公的耐心也已經到了極限,朱允炆的智囊黃子澄更是指責李景隆「出師觀望,懷二心」。朝廷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李景隆也不得不有所行動。

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四月初一日,李景隆在德州舉行誓師大會,隨即率領大軍緩緩北上。而開國元勛武定侯郭英,以及二代勛貴安陸侯吳傑率軍由真定出動,配合中軍一同作戰。朱棣手下大將張玉建言先占據白溝河以逸待勞,燕軍兼程南下,搶在李景隆大軍抵達之前駐防於北岸。

玉曰: 「兵貴神速,請先據白溝河,以逸待勞。」駐河上三日,景隆至。—《明史卷一百四十五·列傳第三十三》

四月二十日的時候,李景隆大軍終於抵達白溝河南岸,雙方隔河相望,一場大戰即將展開。白溝河發源於太行山脈,從山西一直綿延到河北保定,最終匯入白洋淀。當年金滅遼之時,童貫率領的宋軍精銳,就在白溝河被遼將耶律大石打了個落花流水。現在三百年過去了,李景隆能改變南軍在此慘敗的命運嗎?

  • 大戰前的試探

大戰之前,有必要給部下鼓鼓氣。於是朱棣對南軍諸將逐一做了點評,比如李景隆「志大而無謀」,郭英「老邁退縮」,平安「愎而自用」,胡觀「驕縱不治」,吳傑「懦而無斷」,最後給出一句總結,認為幾人都是「匹夫」,不足為懼。四月二十四日,朱棣指揮大軍渡河。而在獲悉官軍前鋒是平安以後,又自信地表示要給他一點教訓。

日午大軍渡河過,平安伏兵騎萬餘於河側。上曰: 「平安豎子耳。往從吾出師塞北,頗識吾用兵,故敢為前鋒。吾今日破之,要使其心膽俱喪。」—《明太宗實錄卷六》

燕軍渡河後,先派出百餘名騎兵作為誘餌,主力卻在後面伏擊。官軍之中都指揮何清按捺不住揮師輕進,果然中伏大敗,不但損兵五千餘人,連他自己也做了俘虜。平安小名平保兒,是朱元璋養子,早年曾多次跟隨朱棣北伐,熟知燕軍作戰技巧。所以不但沒有上鉤,反而挫敗了燕軍的追擊。

不過初戰告捷,讓朱棣誤以為官軍仍然不過爾爾,因此他親率大軍衝擊李景隆中軍,企圖用一個斬首行動來輕鬆結束戰鬥。然而此一時彼一時,四月的時候天氣炎熱,官軍手中的火器正好可以發揮作用。從史書的記載來看,當時官軍陣中不但火器「時閃爍有光」。更有所謂一窠蜂、揣馬丹之類的小型火炮不斷轟擊,史稱「入馬皆穿」

對於這一戰的結果,《太宗實錄》扭扭捏捏不肯承認戰敗,只說朱棣親自殿後,但也不得不補了一句「從者惟三騎」。建制都被打散了,燕王身邊就剩下三個人,這不叫殿後,這叫逃命。對此《明史》直截了當地指出當天是李景隆擊敗了朱棣。

己未,李景隆及燕兵戰於白溝河,敗之。—《明史卷四·本紀第四》

血戰白溝河

去年收編了大寧官軍之後,朱棣對燕王護衛、寧王護衛和朝廷降軍做了整編,分成了五軍。其中前軍和後軍的指揮,分別是大寧系將領徐忠和房寬。中軍、左軍和後軍的指揮張玉、朱能和李彬,則是朱棣的親信。

四月二十五日大軍渡河之後,朱棣將讓前軍和中軍主力合兵一處,對官軍大陣發動衝擊,自己則和次子朱高煦率領少部分精銳騎兵作為機動兵力。而李景隆挾地利的優勢,早已完成布陣,史稱「橫亘數十里」

日後靖難第一公爵,淇國公丘福率領萬餘名騎兵衝擊李景隆中軍,然而卻沖不動。李景隆對朱棣的打法早有準備,官軍布下大陣應對燕軍騎兵的衝鋒,平安和郭英所部則對燕軍的左軍以及右軍展開牽制,而猛將瞿能則率領騎兵迂迴直搗朱棣後軍。

房寬的後軍戰鬥力最弱,李景隆這一招可謂打蛇打七寸。一旦後軍戰敗,燕軍退無可退,將會被官軍徹底合圍。此時前軍、左軍、右軍都在鏖戰之中,無法分兵增援。朱棣眼看情勢危急,只能自己親自去救。

上遙見我後軍陣塵起,曰: 「此敵人乘我後也。」乃以七十騎馳赴之,遇敵二萬。與戰,連擊殺其數十人,稍卻數十步而止。須臾復馳入敵陣,擊殺數十人,進退如是百餘合,殺復甚眾。—《明太宗實錄卷六》

我們看史書,千萬不能被上面的表面文字牽著鼻子走。這裡朱棣領著七十名騎兵就擋住了兩萬官軍,和後世的女真滿萬不可敵,一樣都是誇張的寫法。事實是即使朱棣親自增援,戰鬥依然打得十分膠著,瞿能更是指揮部下盯著燕王實施斬首行動,史稱「南軍飛矢如注射王」

到了午後,瞿能高呼著「滅燕」的口號,再度領兵對燕軍發動衝擊。與此同時,越嶲侯俞淵、陸涼衛指揮滕聚率領的援軍也已經趕到,按《明史》的說法: 「成祖幾為瞿能所及」。此時朱高煦率領燕軍最後一支機動騎兵趕到,並且「直前決戰,斬能父子於陣」,這位勇武過人的高陽王陣斬了南軍大將瞿能。

此時李景隆早已獲悉朱棣所在的方位,援軍正源源不斷趕來,史稱「南軍益集,燕將士皆失色」。當時有人建議各軍合兵一處,並力禦敵。朱棣認為這樣做只會讓本部人馬被官軍徹底合圍,他打算殊死一搏。

上曰: 「吾不進,敵不速破。」乃易劍以勁騎繞出敵後,突入馳擊。敵勢少動,遂敗,棄戈而走。—《明太宗實錄卷六》

朱棣父子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率領精銳騎兵跳出主戰場,通過大迂迴的方式從後道直插李景隆的中軍。當時燕軍各部均在苦戰之中,朱棣父子這時候揚鞭而去,要冒著大軍認為他們已經逃命而亡的風險。朱棣在賭,賭注就是燕軍將士三軍齊心,絕不會因此而全軍崩潰。

果然當燕軍突然出現在李景隆中軍之時,這位曹國公懵圈了,這是從哪兒鑽出來的?從《明史》的記載來看,當時光朱高煦手下就有「精騎數千」,大家如果看過《指環王第三部》,就可以想像數千騎兵衝鋒的場面和威力。

倉促之間,中軍來不及列陣。李景隆自忖憑著手下的親衛,決然擋不住如狼似虎的燕軍騎兵,那麼他現在唯一能做的一件事,就是跑。恰好此時天降神風,朱棣乘勢採用火攻。主將跑了,大營成了一片火海,未成陣列的步兵在騎兵的衝擊下潰不成軍。隨著中軍的崩潰,其餘各部官軍軍心大亂,跟著一起潰敗。

我軍乘風縱火,燔其營,煙焰漲天。郭英等潰而西,李景隆等潰而南。棄輜重、器械、孳畜不可勝計。—《明太宗實錄卷六》

結語:李景隆先跟著宋國公北伐,又跟著穎國公練兵,再到甘肅戍守邊關四年,當時滿朝勛貴之中,除了武定侯郭英,確實也只有這位曹國公才有資格統率大軍。而通過本文的梳理,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結論:李景隆在白溝河之戰中的指揮並無問題。

無論是第一天通過火器殺退燕軍先鋒,再是第二天直搗燕軍最薄弱的後軍,無不體現了這位曹國公的指揮能力。如果朱棣不冒險,等到李景隆指揮中軍一壓上,只怕真的能夠將燕軍殲滅在白溝河南岸。如果李景隆是內奸,他需要做到這個地步嗎?畢竟當時就連朱棣本人,其生死也不過就在一線間而已。

至於因為「旋風折其大將旗幟」,而導致官軍大亂,更是無稽之談。李景隆的大陣綿延數十里,其中軍更是遠離戰場,前線官軍能看見大旗倒了嗎?根本不可能。白溝河之戰既不是天助,也沒有內奸,朱棣這一次純粹是險中求勝,依靠著燕軍將士對他本人的絕對信任,才能對李景隆中軍做了一次成功的包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