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最傳奇的叛將:率軍投降曹魏,劉備卻說是自己對不起他

縱橫五千年 發佈 2020-04-28T21:29:00+00:00

222年7月,蜀漢皇帝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慘敗,損失數萬人,率領殘兵敗將逃到永安。263年,鄧艾偷渡陰平,諸葛瞻率軍迎敵,他沒有聽從黃崇建議,結果在綿竹之戰中全軍覆沒,黃崇也戰死沙場。

222年7月,蜀漢皇帝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慘敗,損失數萬人,率領殘兵敗將逃到永安。此時,劉備得到消息,手下的一員大將率領萬餘人投降曹魏。有人向劉備提議,將這員叛將的家屬抓起來治罪。沒想到劉備卻不同意,還對手下人說不是那員將領對不起他,而是自己對不起那位將領,下令依然厚待叛將的家屬。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位將領名叫黃權,是巴西郡閬中縣人,他在少年時就很有才能,擔任郡裡面的官員,後來被益州牧劉璋征為主簿。當時,益州別駕張松建議邀請劉備入川,黃權看出了問題,極力反對,不過沒起作用,他還遭到了貶黜,「出權為廣漢長」。劉備攻取益州時,各地的守將紛紛開城投降,只有黃權閉城堅守。

直到黃權得到益州牧劉璋投降的消息後,他才打開城門。劉備對黃權很看重,「先主假權偏將軍」。215年,曹操攻破漢中,張魯逃到巴中。消息傳來,黃權向劉備獻策,「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此為割蜀之股臂也。」於是,劉備任命黃權為護軍,「率諸將迎魯」。不過劉備還是晚了一步,張魯已經向曹操投降。

不過在漢中之戰中,黃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當時,曹操任命了一些少數民族首領擔任地方官,比如說巴東的朴胡以及巴西的杜濩,結果他們都被黃權率軍平定。之後的定軍山之戰中,黃權也為劉備出謀劃策,立下不少功績,「殺夏侯淵,據漢中,皆權本謀也」。劉備任命黃權為治中從事,是蜀漢政權的核心成員之一。

221年,劉備稱帝,然後興兵大舉伐吳,黃權隨軍出征,還被任命為鎮北將軍,單獨率領一支萬餘人的軍隊。在出兵前,黃權就看出了蜀軍的不利情況,於是他主動請纓,要求作前部,「吳人悍戰,又水軍順流,進易退難,臣請為先驅以當寇,陛下宜為後鎮。」不過,當時劉備報仇心切,沒有採納黃權的意見,為後來戰敗埋下伏筆。

最後,劉備讓黃權率軍在江北地區,「督江北軍以防魏師」,自己率領大軍在江南作戰。由於劉備沒有採納黃權的建議,最終導致夷陵之戰的慘敗。劉備雖然逃走了,但黃權卻被隔斷回蜀的道路,最終率軍投降曹魏。消息傳來,有司要逮捕黃權的家屬,劉備卻阻止道:「孤負黃權,權不負孤也。」

曹丕引用典故,詢問黃權:「君舍逆效順,欲追蹤陳(平)、韓(信)邪?」黃權雖然是降將,但沒有貶低故主,回答的很巧妙,「臣過受劉主殊遇,降吳不可,還蜀無路,是以歸命。且敗軍之將,免死為幸,何古人之可慕也!」黃權在魏國的待遇還不錯,「拜為鎮南將軍,封育陽侯,加侍中」。劉備死後,魏國群臣紛紛向曹丕稱賀,唯有黃權拒絕參加。

司馬懿對黃權也很欣賞,他在給諸葛亮的信中寫道:「黃公衡,快士也,每坐起嘆述足下,不去口實。」 240年,黃權病死,他的兒子黃崇留在蜀中為官。263年,鄧艾偷渡陰平,諸葛瞻率軍迎敵,他沒有聽從黃崇建議,結果在綿竹之戰中全軍覆沒,黃崇也戰死沙場。劉備沒聽黃權的話,導致夷陵之戰的慘敗;諸葛瞻沒有採納黃崇的建議,結果也遭到了失敗。

參考資料:1.《三國志》;2.《資治通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