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物為證|傳說中的牛郎和織女到底從哪來?

清藝匯 發佈 2022-08-06T20:22:03.132114+00:00

先秦時,《詩經·小雅·大東》提及織女、牽牛在內的六個星宿名稱,且將二者賦予人格化特徵。戰國末,故事情節性增強,湖北雲夢睡虎地秦簡《日書》就曾語及牽牛娶織女。

先秦時,《詩經·小雅·大東》提及織女、牽牛在內的六個星宿名稱,且將二者賦予人格化特徵。戰國末,故事情節性增強,湖北雲夢睡虎地秦簡《日書》就曾語及牽牛娶織女。

明 灑線繡鵲橋補子

至漢代,牛郎織女的故事更為流行,當時的石雕、畫像石、壁畫等對此均有表現,但仍未與七月初七這個特定的日子相關聯。

西漢 天象圖壁畫牛郎織女(局部)(陝西省考古研究院)

到魏晉,故事又有所發展,出現牛郎織女七月七日才得以相會的說法。李善引曹植《九詠》注云:「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會。」而七夕乞巧之俗也在這一時期出現。

徐悲鴻 雙鵲圖軸 (故宮博物院)

南北朝,牛郎織女的故事裡又增添了烏鵲填河架橋的情節。庾肩吾《七夕詩》云:「玉匣卷懸衣,針縷開夜扉。姮娥隨月落,織女逐星移。離前看促夜,別後對空機。寄語雕凌鵲,填河未可飛。」

徐悲鴻 雙鵲秋艷軸 (故宮博物院)

唐宋呢,烏鵲填河架橋之說風行。唐人同樣題為《七夕》的眾多詩歌中,鵲橋屢被提及。「烏鵲橋成上界通,千秋靈會此宵同」(劉威《七夕》);烏鵲填河架橋之說盛於唐宋,乞巧之俗也在此時普及開來。

宮中的流行,進而帶動民間的效仿,就連僻處一方的敦煌也盛行一時,現存唐末五代的敦煌文書中,就屢屢可見乞巧之俗。在祈願得巧之外,又有祈願富貴、壽考、得子的。

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卷十九「神仙十九·郭子儀」條引《神仙感遇傳》稱「既夜,忽見左右皆有赤光,仰視空中,見軿輜車繡屋中,有一美女,坐床垂足,自天而下,俯視。子儀拜祝云:『今七月七日,必是織女降臨,願賜長壽富貴。』

迨清朝,七夕風俗因仍前朝,其時宮中亦甚流行。拜月乞巧之外,並有牛女星君之祭及《仕女乞巧》等節令承應戲的搬演。清初宮中乞巧,雍正以後例於圓明園西峰秀色舉行。

隆御製詩云『西峰秀色靄宵煙,又試新秋乞巧筵』,蓋紀實也。」

故宮博物院藏有《胤禛十二月景行樂圖》

圓明園被焚後,七夕應景的行事改在西苑的紫光閣舉行。清末繼昌《行素齋雜記》卷下記云:「每歲七夕,皇上駕幸紫光閣,皇后妃嬪皆隨侍,南府供奉獻劇三出,亦乞巧合歡意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