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里的味道,老北京人舌尖上的鄉愁,這些吃食您還有印象嗎?

北京城old 發佈 2022-09-26T21:06:52.941525+00:00

有蘿蔔賽梨之稱的花葉兒心裡美蘿蔔,濃香四溢,瓜香滿口的北京春秋刺瓜,還有沙瓤兒汁兒多的蘋果青柿子,時隔近四十幾年,這些京味吃食,不知道屏幕前的各位都還有印象嗎,老口味,老品種,老味道,勾起的是老北京人濃濃的鄉愁。

有蘿蔔賽梨之稱的花葉兒心裡美蘿蔔,濃香四溢,瓜香滿口的北京春秋刺瓜,還有沙瓤兒汁兒多的蘋果青柿子,時隔近四十幾年,這些京味吃食,不知道屏幕前的各位都還有印象嗎,老口味,老品種,老味道,勾起的是老北京人濃濃的鄉愁。

一聽到這些名字,相信有很多上了年紀的老北京人都會口中生津,嘖嘖不已,更會為這些舌尖兒上的『老口味』的消失而惆悵,不過,幸運的是最近幾年在科技的助力下,曾經絕跡四十幾年的老北京傳統口味蔬菜再度『復活』在京郊的十多個蔬菜基地,逐漸恢復了種植。

分別有老北京黑茄子,核桃紋兒大白菜,鞭杆兒紅胡蘿蔔,以及北京獨有的刺兒黃瓜,這吃食其實分為兩種,一種是北京人春夏秋能吃到的,叫北京春秋刺瓜,還有一種是只有冬天才有的,也就是老北京的刺瓜,它是暖洞裡種的,性質完全不一樣,恢復的傳統品種少說也得有十幾種。

不少北京人都覺得,現如今吃蔬菜,早就不是從前那個味兒了,有人認為飽了吃蜜,蜜不甜,覺得過去北京沒東西可吃,所以大伙兒吃什麼都感覺倍兒香,現在花樣兒全了,想吃什麼跟樓下就能買著,所以就感覺不到香了。

這話其實只說對了一半,就拿最普通的西紅柿來說,跟過去老北京的西紅柿相比,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味道確實不一樣,一口咬下去,酸甜可口,汁水兒都能濺到臉上,都是沙瓤兒,看著就特別有食慾,白嘴兒吃都特過癮,如今的西紅柿,放了白糖都咂摸不出蔬菜的鮮味兒。

什麼叫老北京傳統口味蔬菜,其實就是指北京特有種植的一些菜品,咱北京的種菜的歷史有3000多年,最能突出北京口味是從元朝建都開始,一直到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中期,畢竟京城是政治文化中心,講究生活質量的人群都扎堆兒在了北京。

所以味道必須得濃郁,鮮嫩,消失是因為八十年代中期,北京城的人口與日俱增,解放初期,整個四九城也就200萬人口,後來發展到1000多萬,最後到2000多萬,而京郊的幾十畝地已經滿足不了北京人的需求了,當時外埠種菜,運輸也不太發達,所以北京人吃菜成了一大難題。

可能老北京人還都記得,有段時間,連續好幾個月都吃不到新鮮的蔬菜,也正是因為如此,好多單位開始培育新的雜交品種,產量高,但質量不行,慢慢的就全變成了雜交品種,導致不少京味兒蔬菜都消失了,直到最近兩年才慢慢又回到了北京人的餐桌兒上。

小小菜籃子,事關大民生,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東單菜市場,西單菜市場,朝內菜市場,崇文菜市場,是咱大北京的四大菜市場,但凡想要買點兒稀罕的菜,多半都得去這四個地方,還有就是街邊兒的菜站,副食店,也是住在胡同里的北京人常常光顧的地方。

這些菜市場就像是老街坊一樣,陪伴著很多人,度過了一朝一夕,三餐四季,但令人無法想像的是幾十年前的菜市場竟然一度沒菜可賣,不像現在想吃什麼買什麼,那會兒北京地里產什麼,您就吃什麼,個別季節壓根兒就吃不上,

等菜市場來菜了,都不用喊,大伙兒都在那兒糗著呢,可謂里三層外三層,賣不了一會兒就被搶購一空了,在物資相對匱乏的年代,北京城裡有很多蔬菜確實供不應求,冬天裡人們排起長長的隊伍,搶購布滿皺紋兒,開鍋就爛的核桃紋兒大白菜,夏日裡,人們又排起長長的隊伍,搶購黃瓜跟西紅柿。

脆嫩爽快,瓜香滿溢的黃瓜絕對算得上是老北京人的心頭摯愛,甚至『一瓜值千金』過去在老北京,它一直都被稱為『高檔菜』細菜,尤其是在寒冬臘月,小老百姓根本就吃不著,賣的價格也相當高,傳說當年皇宮外賣黃瓜,一共就四根兒,賣三兩銀子一根兒,百姓都嫌太貴,太監自個兒吃了一根兒,就剩下三根兒,所以當時有首詩,一瓜值千金。

話說到這兒,有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大伙兒,黃瓜明明是綠色的,為什麼要叫黃瓜呢,其實原因很簡單,最早老北京人管它叫『胡瓜』產自喜馬拉雅山的南麓,是張騫在西漢的時候,出使西域帶回來的一個新的作物品種,當年都叫胡瓜,到了公元319年,石勒建立了後趙,因為忌諱胡這個字兒。

這才把這個吃食改名為黃瓜,到了元朝,官方編著的一本書叫《農桑輯要》中,徹底將其定名為黃瓜,說起夏日裡的蔬菜,還有一個不得不提,也就是北京人嘴裡的『胸紅柿』水兒足,味兒濃,這才是真正地道的京味兒西紅柿。

過去吃老北京的西紅柿都得用手接著點兒,不光有籽兒,汁兒還特別多,這吃食同樣是個典型的舶來品,大名兒叫番茄,而西紅柿這個名字是北京人給它起的, 過去在北京動物園,還是農事試驗場的時候,種了很多國外引來的品種,其中就有西紅柿。

因為是西方引來的,引一個『西』字兒,顏色是紅的,樣子像柿,於是就有了西紅柿這個俗稱,但在正規的文獻中,都叫番茄,一個北京俗稱,一個學名兒,在老北京人的記憶里,都把西紅柿當水果吃,因為那時候壓根兒就吃不上水果。

近幾年,北京人對于田園生活愈加地嚮往,陽台菜園自然成為了很多人的首選,它既滿足了北京人對於有機蔬菜,綠色生活的需求,又增添了自個兒動手,豐衣足食的樂趣,家裡有條件的話,陽台上種點西紅柿確實要比外邊賣的強,除此之外,老北京人都會跟家發豆芽兒,種砍瓜,吃的時候砍一半,過兩天又能長的新的,無限循環。

茄子,當時曹雪芹寫《紅樓夢》的時候,就重點講述了老北京的七葉茄,它的來源於是豐臺區菜戶營兒村種的七葉茄,共分為六葉,七葉,九葉,統稱為北京老來黑茄子,特點一個是外觀特別像樣兒,黑亮亮兒的,果肉特別細膩,而且還有一種脆嫩勁兒。

老北京最愛的一道菜,叫煮咸茄兒,用七葉兒茄做甭提多地道了,別的茄子手藝再好,也出不來這味兒,這也正是老北京人都懷念它的真正原因,如今北京順義區的老北京傳統口味蔬菜種植基地,在這兒,柿餅冬瓜,北京春秋刺瓜,七葉茄兒等老品種,都已經恢復了種植,並且逐漸回歸到了北京人的餐桌兒上。

而這些老味道,不僅讓我們重新吃到了老品種,更讓我們體驗到了老北京舌尖兒上的鄉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