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羅庚:與姐姐的同學結婚,常年分居,卻有8個孩子,其中2個夭折

亦言聊人物 發佈 2024-04-11T04:20:47.773207+00:00

到底是誰,讓這位與錢穆齊名的史學家如此生氣?1910年,40多歲的華瑞棟喜得一兒子,夫妻倆興奮得不可開交,看著這么小小的一團,小心翼翼地把他捧在手心。

一、


1957年,陳寅恪氣沖沖地說著一個人的「壞話」:「其言論作風之味不佳雲。」到底是誰,讓這位與錢穆齊名的史學家如此生氣?


1910年,40多歲的華瑞棟喜得一兒子,夫妻倆興奮得不可開交,看著這么小小的一團,小心翼翼地把他捧在手心。


為了小娃娃能平安長大,夫妻倆鄭重地照著當地的習俗去做,用大大的籮筐扣了一下兒子,寓意著「把根留住」,還為他取名為「籮根」,大名叫華羅庚。


華瑞棟開著一家小商店,勉強只夠一家人的日常開銷。


夫妻倆沒讀過什麼書,一到月底盤點,他們就會去廟裡求菩薩保佑他們不要算錯帳。



小學時代的華羅庚,數學成績只是勉強及格,很快就到了要讀初中的時候。


但是,當時的金壇縣是沒有初中的,想要上學,只能去省城。


幸運的是,就在華羅庚畢業的這一年,一位知識分子的到來改變了這樣的局面。


1922年,33歲的韓大受變賣了家裡的27畝田地,創辦了金壇縣立初級中學。


於是,華羅庚就順理成章地進入了這家新辦的初中。


上了初一的華羅庚卻依舊我行我素,非常貪玩。



韓大受很關注學校的每一位學生,他了解到華羅庚的家裡經濟困難,大手一揮就免了華羅庚的學費。


在看到華羅庚那慘不忍睹的成績後,他就苦口婆心地勸華羅庚說:


「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要記住『做人要正,待人要誠,學習要勤,工作要實,生活要儉,做一個有益於社會,有益於國家的人』這個做人的標準。」


韓大受說的這一番話,令華羅庚無比受用,日後的華羅庚也一直按照這個標準來督促自己。


華羅庚通過韓大受的點撥後,終於意識到自己不應該再蹉跎歲月了,從這一天起,他開始專心學習。


果然,他的成績突飛猛進,尤其是數學成績,這讓他的數學老師李月波倍感欣慰。


要知道,初一升初二的數學考試,華羅庚還是經過補考才勉強及格,沒想到這才過去沒多久,華羅庚就自己的摸索出了簡便的數學計算方法。


有一天,李月波出了一道難題:今有一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為幾何?


華羅庚脫口而出了一個正確的答案:23。


李月波很驚訝地看著他,問:「你讀過《孫子算法》?」


華羅庚說:「沒有。」


隨後,華羅庚說了一下他的算法:


三三數之剩二,七七數之剩二,都有一個共同點——剩2,所以想到了3*7+2=23,然後用23除以5,正好剩3,所以答案是23。


李月波看著他,驚喜地誇他聰明。



從這一刻起,他開始對數學有了興趣,就連在家幫忙看店時,也時常因為過於關注算數而錯過客人的買賣,被爸爸華瑞棟罵了一頓。


就在華羅庚慢慢地把數學基礎打好時,金壇中學又迎來了一位大人物。


二、



李月波因為工作調動,被調離金壇中學。


新來的數學老師,叫王維克。他先前在南京河海工程學校就讀,後來到了上海進入大同大學,學習數理。畢業後又進入復旦大學專攻法語,是個非常有才華的人。


通過觀察,王維克在華羅庚交上來的數學作業中,發現了華羅庚不一般的才智。雖然他交上來的作業不那麼工整,經常塗塗改改,但是實際上,他這是在不斷地簡化自己的算法。



王維克覺得華羅庚有一定的數學才能,他跟另一名教師說了讚賞華羅庚的話,這名教師卻不屑地搖搖頭說:「說老實話,也就老兄還有那個耐心批改他作業,要換上我,我不退給他去重做,就算是對他客氣的了。」


王維克反駁說:「你應該知道,那種敷衍迎合老師的工整,不過是臨字帖,華羅庚這學生,他那兩筆字雖然無成書法家之望,作業本上確實也塗改很多,可他的思維清晰敏捷,解題的方法更是獨特别致。」


這個時候的華羅庚還不知道自己成為了他人爭辯的主角,他還在絞盡腦汁地忙著為家裡的小店算帳。


儘管王維克很欣賞華羅庚,但他在金壇也只是待了一年時間,就到法國留學了。


而華羅庚因為家境窘迫,初中畢業後,沒有辦法去省城上高中。家裡人勉強湊齊了點學費,送他到上海中華職業學校讀商科,家裡人希望他以後可以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比如當個會計。


好在,不管在哪裡,華羅庚的才能都沒有被埋沒。


在職業學校學習的時候,校長華印椿非常看好華羅庚,讓他代表學校參加上海市職工珠算比賽。


16歲的華羅庚珠算能力表現得很突出,還以第一名的好成績擊敗了很多錢莊和典當行業的高手。

在學校里,華羅庚不僅學了專業方面的知識,也學了英文。


當時,教他英文的老師正是名記者鄒韜奮,課講得非常好,為華羅庚打下了一個很好的英文基礎。


但是好景不長,父親華瑞棟的店鋪生意日漸蕭條,家裡沒能力供他繼續讀書,華羅庚無奈之下只能輟學回家幫忙看店。


看店期間,因為太無聊,他就拿著幾本數學書自學,其中一本是代數,一本是解析幾何,還有一本是只有50頁的微積分。



有時候,白天忙沒什麼時間,他就晚上點著小小的油燈,在昏暗的燈光下學習。


1928年,遠赴法國巴黎大學留學的王維克回國了,他的老師是著名的科學家居里夫人。


回國後,王維克到金壇中學擔任校長,他的這一回國,讓華羅庚的生活有了變化。


二、



王維克對於華羅庚這位有天賦的學生印象深刻,聽說了他這幾年的遭遇,就著手安排他到金壇中學當會計,每月工資是18塊大洋。


王維克家裡有很多藏書,華羅庚經常到他家借書,但是華羅庚看的書很雜。


王維克發現後就跟他說:「你要挖井的話,不能東挖一下,西挖一下,你在一個地方看好一併挖到底,這樣才能挖出井來。


華羅庚茅塞頓開,繼續鑽研他的數學。這時,也迎來了他人生中的一個重要階段。


1927年,17歲的華羅庚和同齡的吳筱元結婚了,吳筱元是華羅庚的姐姐華蓮青的小學同學,出身官宦世家,父親去世後家道中落。



每次華羅庚談及這段婚姻,他都開玩笑說兩人是門當戶對,他是初中畢業,妻子是小學畢業。


儘管是包辦婚姻,但兩人的感情還是很不錯的。然而,就在他們以為日子越來越好之後,命運又給了華羅庚一道坎。


1929年,金壇縣流行起了傷寒病,華羅庚因為探望一位患病的朋友,不久後,他也得了嚴重的傷寒病,還摔了腿,醫生看過他的病後都搖搖頭地讓家人準備好後事。


華羅庚沒有屈服於病痛,最後臥床了整整一年才脫離危險,這場病,讓華羅庚的左腳關節粘連變形、彎曲,落下了終身殘疾。



他在走路時,左腿要先畫一個大圓圈,右f腿再邁上一小步。


但天性樂觀的他幽默地稱這種走法為:「圓與切線的運動。」


能走路之後,他就想辦法維持家裡的生計,王維克讓他繼續在學校工作,還讓他在初一補習班教數學。


然而,因為華羅庚學歷的問題,只當了一個月的老師,地方教育局就狀告王維克用不合格的教員,迫於壓力,王維克沒多久就辭職去湖南大學當教授了。


按照當時的規定,校長離開後,會計也會被辭退,華羅庚面臨著失業的危險。幸好繼任校長是重返金壇中學的韓大受,他清楚華羅庚的情況,他對華羅庚說:「別人要帶會計來,我不帶,就讓你繼續干吧,不過,書你是萬萬不能教了!因為前任校長就是讓你任課才被人告的。」


華羅庚的飯碗總算保住了,又可以繼續養家餬口和鑽研數學了。


白天,他拖著病腿到學校做會計工作。晚上回到家裡,不顧一天的勞累和殘腿的病痛,在昏暗的煤油燈下勤奮鑽研。


他沈浸在數學的世界裡樂此不疲,就如他自己說的那樣:「我要用健全的頭腦,代替不健全的腿!


他做到了,他先前利用空閒的時間,自學完了高中和大學的全部數學課程。


1929年,上海出版的《科學》第14卷第4期,第一次刊登了他的文章《STURM氏定理之研究》。



後來,他對《學藝》雜誌署名為蘇家駒的論文《代數的五次方程式之解法》提出質疑,使得該雜誌作出了更正聲明。


接著,他把自己的見解也寫成了一篇論文《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發表在《科學》雜誌第15卷第2期上。



遠在清華大學的算學系教授熊慶來,平時就有看《科學》雜誌的習慣,一看到華羅庚法發表的這篇文章,臉色越來越嚴肅。


三、



熊慶來看完了華羅庚發表的文章後,問周圍的同事:「這個華羅庚是哪國留學生?他是在哪個大學教書的?」



對於這些問題周圍的同事們一概不知,後來,助教唐培經聽說後,告訴熊慶來:「這人是我同鄉,只念過初中,在我家鄉浙江金壇縣中學當雜工呢。」


一聽到就是個初中學歷的,眾人紛紛不說話了。


只有熊慶來聽到後,反而十分感興趣,覺得這位叫華羅庚的人是個奇才,於是讓唐培經牽線聯繫華羅庚。


1931年,熊慶來見到華羅庚後,就跟他在學問上交談起來,華羅庚對於熊慶來提出的問題對答如流。


熊慶來覺得華羅庚就是一匹千里馬,於是,申請破格邀請華羅庚到清華大學擔任算學系辦公室助理員。


華羅庚一到清華園,因為學歷和身體殘疾的原因,眾人不理解為什麼領導們會如此重視他,畢竟在這個全國高等院校里,碩士博士學歷的不在其數。


但葉企孫堅定地說:「我希望大家認真看看華羅庚先生的論文再說話。他來清華後,我們曾經交談多次,每次我都頗受教益。以我個人的判斷,不日之後,華羅庚會成為我國數學界閃亮的星辰。



於是,華羅庚順利地當上了算學系的助理員,工作任務是繪製圖表,整理圖書報刊,代領工具,收發文件。


華羅庚對於這份工作十分珍惜,他一有時間就看書,葉企孫還特批他跟著算學系本科班的課程學習,僅僅一年半的時間,他就完成了全部課程。


在這段時間裡,他還自學了英文、德文、日文和法文,在中外數學期刊上發表了3篇論文。


後來,錢偉長回憶自己在清華的時光,還提起華羅庚,感慨地說:「那時候跟我一樣拼命的有華羅庚。我是很用功的,每天早晨5點到科學館去背書,可是華羅庚已經背完了。



華羅庚的努力並沒有白費,很快,他就得到了一個好消息。


1933年,葉企孫發現了華羅庚的論文被日本一家學術雜誌刊用,高興壞了。


於是,他馬上找來熊慶來和楊武之等算學系領導們商量,最後決定破格提升華羅庚為助教。


每到寒暑假,熊慶來就怕華羅庚不回來了,因為清華的助教工資是80元/月,但華羅庚只有40元/月。


華羅庚心想:金壇中學才給我18元/月,怎麼會不回來呢。


1934年,23歲的華羅庚就被提升為講師,講授微積分的課程。


華羅庚用了2年時間,走完了一般人需要8年才能走完的路。他的才華不僅讓周圍的同事感到敬佩,就連外國人也十分好奇這位中國人。


四、



那幾年,清華大學正處於發展階段,邀請了很多國際著名的外國教授前來交流,並給學生講課,其中就包括了法國數學家阿達瑪和美國數學家諾伯特·維納


1935年,時任美國數學會副會長阿達瑪,來到清華講課,儘管課堂上聽課的學生很多,但真正聽得懂的人沒幾個,很快,課堂上就剩下了華羅庚一個人,兩人在學術上交談甚歡。


而諾伯特·維納也十分欣賞華羅庚的才華,甚至還把華羅庚介紹了英國劍橋大學的著名數學家哈代



1936年,在葉企孫,熊慶來、楊武之等人的大力協助之下,華羅庚獲得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每年1200美元的乙種補助,將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前往英國劍橋大學進修,師從哈代。


哈代早就聽說華羅庚是個才華橫溢的年輕人,因此充滿期待地說:「你可以在兩年之內獲得博士學位!」



華羅庚卻搖搖頭說:「我不想獲得博士學位,我只要求做一個訪問者,我來劍橋是為了求學問,而不是為學位!」


在英國求學期間,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壘素數論,針對華林問題、他利問題、奇數哥德巴赫問題發表了18篇論文,令數學界震驚不已。


有人評價說:「每一篇文章都是一頂貨真價實的博士帽。」


正當華羅庚在英國潛心研究時,國內卻發生了一件大事。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件爆發,27歲的華羅庚憂心如焚,決定放棄蘇聯科學院的訪問邀請和在劍橋大學繼續研究的計劃,回國與同胞共度國難。


隨即,華羅庚向哈代辭行,哈代對他說:「我與賴特正在寫一本書,你的一些結果應該會寫進書里去。」


後來,這本書發表了,裡面確實記錄了華羅庚研究的幾個結果。這就是哈代與賴特合寫的《哈代數論》


交接好所有事情之後,華羅庚就回國了,而他這兩年在劍橋大學的研究,經過多年的驗證,已成為經典文獻。


這時的國內的形勢正在發生變化,北大清華南開三校聯合內遷,已由長沙轉到昆明,正式定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理學院院長吳有訓,突然拿了華羅庚在劍橋發表的論文來,但沒有一個委員能完全看懂,只留下滿腔的敬佩。


於是,算學系主任楊武之力主越過講師與副教授,破格提拔華羅庚為正教授,全體委員一致同意。


由原來的教員身份一躍而為教授,突破了當時教育部的規定。


也是當時全國公立私立大學空前未有的例子。


而華羅庚並沒有對這些頭銜過於重視,他還是一如既往地做著自己熱愛的數學研究。


五、



1941年,30歲的華羅庚寫出了《堆壘素數論》初稿,這部研究整數性質的巨著系統地總結、發展與改進了前人的理論,被稱作20世紀經典數論著作之一。



由於當時國內還不具備出版的條件,這部著作在蘇德戰爭前被送到了蘇聯,戰後首先在蘇聯出版,並引發強烈反響。


這個好消息也傳到了國內,不過沒多久,政府就給華羅庚出了一道難題。


1945年,美國向日本廣島和長崎分別投下了一枚原子彈,震撼了世界各國。


國民政府看到此景,覺得我國務必要開始研製原子彈。


於是,軍政部長陳誠和數學博士俞大維,邀請華羅庚、化學家曾昭掄和物理學家吳大猷到重慶商談。


到達後,華羅庚接受了東南日報記者趙浩生的採訪,他堅定地表示:


「中國人的科學研究能力絕對不比外國人差。如果有那麼一天,我們的夢想實現了中國真正開始和平建設,我想科學絕不是一個次要的問題,我們絕不能等待著真正需要科學的時候再開始。」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一件事情的發生,打破了他們的預想。


1946年,美國政府宣布了新的規定:與原子彈有關的研究機構和工廠,一律不准外國人進入。


計劃破滅,終止了先前已經批准的此項研究經費,最後大家只能各奔前程。


2年後,華羅庚被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聘為終身教授,還給他提供了十分優厚的生活待遇和研究條件。


直到1949年,華羅庚從報紙上得到新中國成立的消息,華羅庚不顧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高薪挽留,毅然決定回國。


1950年2月,華羅庚在歸國途中發表了一篇文章《致中國全體留美學生的公開信》



這封信在同年3月11日由新華社向全世界播發,在海外留學生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在信中說道:


朋友們,錦城雖樂,不如回故鄉;梨園雖好,非久居之地,歸去來兮!為了抉擇真理,我們應當回去;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為了為人民服務,我們應當回去;就是為了個人的出路,也應當早日回去,建立我們的工作基礎,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建設和發展而奮鬥。」


回國後,華羅庚馬不停蹄地開始投入到計算機技術的研究中。


計算機技術是中國前所未有的,當時世界上也還少見的,但華羅庚早就看好這門科學了,除了數學所方面的工作之外,他對於計算機的研究也是一直是沒有間斷的。


因為他已經意識到了,既然說計算機是從個體內到腦律勞動的放大,而且又是一個技術革命,

對於新中國當時的科學事業和工業建設和國防都是至關重要的。


於是,他趁著院系調整機構撤銷之機動員,清華大學電機系電訊網絡研究室的閔乃大夏培肅王傳英調入數學研究所,專門研究電子計算機。


當時,他們對於計算機技術只有那麼一點認識,而這項技術很超前,所以他們一組織起來,就馬不停蹄地開始著手搜集和閱讀電子計算機的資料。


這就是我國最早從事電子計算機的三人小組,中國的電子計算機事業由此拉開序幕。


然而,沒多久,卻傳來了華羅庚自殺的消息,這一消息震撼了無數人。



六、



1951年,40歲的華羅庚加入了中國民主同盟會,中國數學會在北京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他當選為理事長,還兼任了中國數學會主辦的學術期刊數學學報的總編輯。


中科院確定八人為首批特級研究員,華羅庚名列其中。


這一年,毛澤東在全國政協一屆三次會議上提出,首先要在知識分子中間進行思想改造


當時,華羅庚被人搜到房間裡還有出國的護照,覺得他是為了給自己留後路,才保留的。


他堅決不承認,但無奈百口莫辯,被人誤會立場問題,讓他痛苦不堪,便採取了自殺的方式,所幸發現的早保住了性命。



而另一邊的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響應號召,在改造宣傳中要求:


科學工作者要著重研究那些社會價值大,人民需求急的課題,不能只想為個人出名,而去鑽一些冷僻的怪題。


為了表明自己正確的思想,華羅庚放棄了純粹的數學研究,投入到應用數學和數學普及工作上。


他注重對年輕數學人才的培養,其中的學生就有著名數學家陳景潤


不僅如此,華羅庚還成為中國中學生數學競賽的首創者。從1956年到1978年,他親自擔任競賽委員會主任,培養中學生對數學的興趣。直到今天,『華賽』依舊是中國最有影響力的青少年數學競賽。


1956年,華羅庚再次有了不錯的研究成果,他的論文《典型域上的多元複變函數論》獲了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並且出版了中、俄、英文版這幾個版本。


儘管華羅庚憑藉自己的實力,獲得了無數的成就,但還是有人覺得他做的這些,就是為了名利。


1957年,華羅庚作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反對姜立夫當選學部委員。


張寅恪聽說後,就說:「渠意頗不以華羅庚為然,其過去曾建議蔣介石成立科學青年團,認其有創造能力,但其言論作風之味不佳雲。



但事實上是,在1948年底,陳省身赴美,成為「國際微分幾何研究的領袖人物」。


姜立夫作為陳省身的老師,沒有施加影響促使陳省身回國,是姜立夫的失職。


而中央研究院數學所遷台灣的事宜,是由姜立夫負責的。華羅庚強調說:「姜把數學所書籍移台灣是極大損失。」


就這樣,張寅恪和華羅庚的誤會解除了,但接下來卻又發生了一次大變革。


1958年, 黨的八大二次會議通過了「苦幹三年,基本改變面貌」等口號。會後,「大躍進」運動在全國範圍內從各方面開展起來。


對此,不管是農民個人,還是工廠,都立下了各種不切實際的目標,盲目追求量產指標。


許多科學家紛紛走出研究室,到生產實踐去找課題。


這一年,華羅庚被任命為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兼應用數學系主任。


在這種形勢的推動下,華羅庚也訪問了一些農村工廠,發現這些地方的管理方法都相當落後,於是,他設想將數學方法應用到管理工作中去。


這促成了他運用統籌學和優選法去開闢應用數學研究的新領域,比如用「優選法」設計打麥場,增加了產量。


1959年,華羅庚在《光明日報》發表《數學與應用》一文,他認為:數學與應用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一個是「網」,是指應用;一個是「綱」是指理論。


他不僅在科技大學教書育人,而且還研究了關於數學與工農相關聯的問題。


他意識到只有理論知識是行不通的,於是,帶著學生到工廠農村中去,從事統籌、優選的實踐。


緊接著,又在《人民日報》刊登,用一文一步論證「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工具和助手」。


儘管不再做數學計算的研究,但華羅庚在應用數學上的貢獻還是非常大的。


七、



1960年,華羅庚發表了運籌學論文,將數學理論研究用國民經濟生產實踐嘗試的發端。


第二年,中國數學會在北京頤和園龍王廟分別召開了受到衝擊與破壞,幾乎被取消的數論、拓鋪學和函數論等幾門學科的全國學術會議,這幾次會議統稱為龍王廟會議


1963年,他收到了西南鐵路指揮部總指揮韓光的邀請,毅然帶領學生和助手參加成昆鐵路建設。


去西南之前,為了把方法交給群眾,華羅庚仔細閱讀了許多相關文獻和書籍,結合以往數學應用的方法,查覺到裡面有許多對我們國家建設有用的東西,於是經過多番思考之後,開始起稿。


終於,在1965年3月完成了《統籌方法平話》這本小冊子,但是工人能不能看懂,他心裡也沒有底。



於是,他帶領助手在鐵路施工現場來回宣講和推廣統籌法,白天在山溝里奔波,晚上和工人一起睡在帳篷里,和工人、戰士真正打成一片,人們稱讚他是「人民的數學家!」


而對於這段經歷,華羅庚為此專門寫了一首詩,表達自己當時的心境:


「森森白骨堆中,是俺生身所在。皮囊縱然萬般改,積垢依然深埋。

妖風易受鼓惑,風起障目塵埃。勤學毛著脫舊胎,才能入得門來。」


1965年5月開始,西南鐵路建設工地指揮部在貴州安順,開辦了我國第一個為期2個月的統籌法學習班,華羅庚擔任主講。


接著,華羅庚應國家科委和北京市委邀請,分別在科學禮堂建工部禮堂,先後兩次做介紹統籌方法的普及報告。


華羅庚不僅是傳授專業知識,還教會學生如何做學問。


例如讀書要讀薄,不要班門弄斧等等。


同時,他還為青少年創作通俗著作《從孫子的「神奇妙算」談起》,開篇用一首詩為序:


「埋頭苦幹是第一,熟練生出百巧來。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勞一分才。」


這句話,也成為那個時代勉勵青少年的正能量話語。


1966年,文革開始,正在外地推廣「雙法」的華羅庚,遭到造反派的針對,被召回到北京寫檢查,接受批判。


而作為華羅庚的親友團,熊慶來也不幸蒙冤,最後於1969年去世。


華羅庚匆匆趕到火葬場向熊慶來做最後的告別,他悲痛地寫下《哭迪師》:


「惡莫惡於除根計,痛莫痛於不敢啼。」


屋漏偏逢連夜雨,這一年又發生了一件事情,令他憤怒不已。


八、



1969年,華羅庚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辦公室突然遭到盜竊。


奇怪的是被偷去的都是一些教學手稿,而放在一個沒上鎖的抽屜里的幾十塊錢,卻分文沒少。


這些手稿大多是回國前寫的,還有一些是1958年到1963年之間寫的,其中有3份手稿,不下三四十萬字。


事發後,公安部門曾派人查過未能發現什麼線索。


華羅登心裡焦急,多次向中央領導寫信,要求追查被盜手稿。


恰恰這時候,中國科技大學接到戰備疏散的命令,遠離北京,輾轉遷到了安徽河北。


周恩來總理及時作出批示:首先應給華羅登予以保護,防止壞人害他,其次應追查他的手稿被盜線索力求破案,在此科學院數學所封存的他的文物,應查清有無被盜痕跡。


儘管在這樣惡劣的形勢之下,華羅庚還寫了一本書《優選學》,為慶祝新中國成立20周年,他還把自己的手稿送給了國務院。


接下來的好幾年時間裡,華羅庚跑了20多個省普及《優選法》和《統籌法》


雙法的實用範圍之廣,不僅用在了國防等國家軍事方面,還用在了基層農村建設上。


然而,華羅庚這樣盡心盡力地做實事,卻被人說成「他就是做做樣子而已」。


1974年,華羅庚被中央文革領導小組副組長江青公開點名,說他到20多個省市推廣「雙法」是假,實際上是為了吃喝玩樂。


一年後,華羅庚在哈爾濱推廣雙法時,突然心肌梗塞,在醫院昏迷了6周,病情嚴重。


周恩來接到消息後,立刻派自己的醫生前往哈爾濱搶救。


華羅庚從死亡的邊緣醒過來後,當聽說周恩來的親切關懷之後,他哽咽地說:「請你們轉告黨中央,毛主席交給我的事,我沒有做好就病倒了,我對不起黨,對不起毛主席對我的希望。」


病情好轉之後,65歲的華羅庚回顧自己的一生,思緒萬千,再次給毛澤東寫信,同時在信中寫了一首詞——《破陣子》


呼倫貝爾駿馬,珠穆朗瑪雄鷹,馳騁原野志千里,翱翔太空意凌雲,一心為人民。

壯心臨陣決死,哪顧許多傷痕,向千年老魔作戰,為百代新風鬥爭,慷慨擲此身。


毛澤東回信鼓勵他,隨後,他高興地又賦詩一首:


「往事歷歷知多少,衷情難述描,莫過今朝,只覺得盈耳歌聲,滿眼笑。」


這時,北京也傳來了好消息。


九、



中科院專門建立了應用數學研究推廣辦公室,解決了雙法推廣過程中的機構人員編制和辦公地點等問題,為推廣工作提供了保障。


1978年,因為華羅庚出色的工作能力,正式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儘管多了不少工作,但華羅庚還是堅持繼續到地方推廣雙法,遇到的問題五花八門,對於低度酒的問題,華羅庚運用「優選法」改造出了低度酒。


從此,歷史悠久的中國白酒釀造業改變了沒有低度酒的狀況。


1979年6月13日,正在英國訪問的華羅庚接到國內的佳音:他申請入黨的請求被駁回3次後,終於在這一年被組織上批准了,他多年的願望終於實現了。


1980年元旦,76歲的鄧穎超以「老同志,新黨員」給70歲華羅庚以勉勵。


華羅庚以一首《破陣子——奉答鄧大姐》回應:


「五十年來心願,三萬里外佳音。滄海不捐一滴水,洪爐陶冶沙成金,四化作尖兵。老同志,深愧怍;新黨員,幸勉稱。橫刀哪顧頭顱白,躍馬緊傍青壯人,不負黨員名。」


接著,他更加有動力地工作,這些年華羅庚的成就遍布各個領域,通過這些年他獲得的成就來看,華羅庚顯然就是一個工作狂。


他曾經說過:「我最大願望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天。」


他確實做到了。


1985年,華羅庚一行來到東京大學數理學部的講議廳,進行演講。


進入會場前,他應邀簽名留念,並用英文寫下了講演題目:《理論數學及其應用》。


華羅庚在日本的講台上講完了最後一句話:「謝謝大家。」演講宣告結束。


華羅庚先生在將要接花的那一剎那,身體突然不受控制地倒在講台之上,隨行醫生立即趕上前去,卻發現他心臟已停止跳動。送到醫院後,緊急搶救了一段時間後,醫生宣布華羅庚因患急性心肌梗塞,經搶救無效逝世。


這位偉大的數學家突然離世,震驚了整個數學界。


縱觀華羅庚的一生,他一直在竭盡全力地用著自己的學識,為國家的建設作出貢獻,真正工作到了生命中的最後一刻,致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