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說的起居有常,被誤解了

雷較瘦 發佈 2020-06-28T07:29:38+00:00

繼「食飲有節」之後,上古之人長壽的秘訣,便是「起居有常」。起居有常的意思是,舉止動作要有常,即保持良好的動作模式,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同時有動也有靜,動靜協調即為陰陽調和。

繼「食飲有節」之後,上古之人長壽的秘訣,便是「起居有常」。

起居,對於今人而言,是日常生活作息的意思。所以很多中醫和養生愛好者往往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睡覺、起床要有規律,晝醒夜眠,不要睡眠顛倒,不要熬夜,不要賴床。」

我認為這種解釋不對,畢竟「法於陰陽」就已經包含了日月交替、晝出夜伏的道理,沒必要再強調一個睡覺起床的問題。更何況,古人沒電,夜生活根本沒法豐富,白天幹活又累得要死,熬夜能搞個毛線?所以起居有常,肯定不是說睡覺的問題。

事實上,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一般一更天(戌時,19-21點)就睡覺了。一方面是沒事幹,另一方面是為了省錢。女人夜晚幹活幫補家計,織布、紡線、縫補等,基本都不點燈,哪怕用燈,也會將燈芯撥到特別小,僅留一絲微弱的光亮。為什麼,油錢貴啊?所以,窮人家的孩子要想挑燈夜讀,很難,只能鑿壁偷光,借月光,借佛前不滅光看看書。

也就是在北宋,開封、揚州這些很大的城市才開始出現了夜市,一般老百姓根本沒條件熬夜、晚起。就連皇帝一般也是五更(寅時,3-5點)入朝,早睡早起基本是古人的標配。

起居的意思應該是舉止動作,據《說文解字》,起,能立也;居,蹲也。起居有常的意思是,舉止動作要有常,即保持良好的動作模式,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同時有動也有靜,動靜協調即為陰陽調和。如此,人便能保持一個良好的體態,沒有今人常見的駝背、頭前傾等問題,即骨頭不歪、筋膜不緊,使得「骨正筋柔,氣血以流」。古人很早就明白了立身中正的重要性,「修身」是擺在第一位的。

這種解釋很合理,因為《黃帝內經·生氣通天論》曰,「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謹和五味,說的食飲有節中的五味調和;骨正筋柔,說的是起居有常保持的身體狀態;氣血以流,腠理以密,骨氣以精,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帶來的結果。這樣遵從道法自然地去生活,就能長命百歲。

這裡還有一個要點,為什麼強調「骨氣以精」。

我們常說老人身體好,精氣神足,會說身子骨真硬朗。這說明,健康的重點在骨上,養生先養骨。人能承受多大的重量,也不是看肌肉,而是看骨頭,骨頭位置對,力就能順利地傳導到地面,不會給身體造成問題。但今人基本都有骨的問題,主要是頸椎、腰椎、肩膀和膝蓋這幾個地方。尤其是脊柱的問題,不僅會引發疼痛,還會引起臟腑的問題。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看,從脊髓分出的31對神經由椎間孔伸出而貫穿全身,負責傳遞大腦與身體各個部位之間的信號。一旦脊柱的位置不正,神經就會受到不正常的擠壓,導致信號異常,從而引發身體功能失調。



導致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就是「起居無常」,即姿勢不正、少動多靜,使得「骨不正筋不柔」,引發脊柱結構的變化。

再聯繫道家之人修習的導引術,既有動功,亦有靜功。行立坐臥,均有姿勢的要求,而這些要求是固定的——如立身中正、虛靈頂勁、含胸拔背、虛胸實腹、氣沉丹田等等,且流傳到後世,成為所有武術、導引術的基本練功法則。故,言之為起居有常。

今天長壽之人,往往也喜好練習太極、八段錦等健身功法,數十年如一日,從不間斷。如前不久逝世的國醫大師鄧鐵濤,享年104歲,即有每日練習八段錦的習慣。

古人天天幹活,經常負重,比如挑個百八十斤走上十里地是常事,還得爬山,但做到起居有常的,七老八十腿腳還很利索。相反,今人不怎麼幹活,不怎麼鍛鍊,就走走路膝蓋也能出問題,年紀輕輕就關節退化,這就是起居無常的問題。

怎麼做到起居有常呢?

其實,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臥如弓」,這幾句話是道家修行練功的法門。

站如松,說的是站樁的要求,立地有根基、挺拔、不動搖。首先要中正筆直,不要東倒西歪,站歪了骨骼自然歪,受力也會失衡。其次是上虛下實,像松樹一樣,風吹百枝搖,而樹根巍然不動。所以傳統武術,十分講究扎馬步、站樁,就是為了鍛鍊下盤功夫。

坐如鐘,指打坐的狀態像鍾一樣,身體中間是空的,脊柱仿佛沒有了,坐那還穩如鍾,四平八穩,受力勻稱。

行如風,指走路輕飄飄的,身體沒有重量,仿佛是一陣風。走路邁步的同時,伴隨著重心的協調前進,體重順著骨架傳導到地上去,這樣走起路來就舒服、輕鬆。形意拳經典拳譜里講到「打人如走路」,說的就是出腿邁步和身法的關鍵要領。

臥如弓,是說睡覺的時候像弓一樣側臥,身體體容易放鬆。藥王孫思邈也從養生的角度談到了,「屈膝側臥,益人氣力,勝正偃臥。按孔子不屍臥,故曰睡不厭蹙,覺不厭舒。」(屍臥就是仰臥)



這裡要講一個神人,陳摶。今天大家看到的陰陽太極圖、八卦圖,都是出自他手,可以說是道教的集大成之人。他出生在唐末,到宋朝一共活了100多歲,被後世道教徒尊奉為「陳摶老祖」、「睡仙」、希夷祖師等。

既然是睡仙,肯定就很擅長睡。有詩為證:昏昏黑黑睡中天,無暑無寒也沒年。彭祖壽經八百歲,不比陳摶一覺眠。當然沒有這麼誇張,但據傳他一睡短則數日,長則數年,睡是他的一門養生絕活。



他傳有睡功,名為蟄龍訣,其訣曰:「龍歸元海,陽潛於陰。人日蟄龍,我卻蟄心。默藏其用,息之深深。白雲上臥,世無知音。」至於具體的法門,則屬於道教的不傳之秘,非得其人勿授。

據我個人的體會,如果能保持良好的姿勢,確實整個人的精神和體力狀態都會很好。故,古人說「起居有常」,誠不欺我。今人多病,其實應該先從糾正自身的姿勢、體態開始下手。這在古代也應該是治病的一個重要部分,只是由於醫道分家,才逐漸為人所遺忘,最後融入了傳統文化變成了人安身立命的一個基本要求。

我認為,起居有常,可能還有另外一層含義,就是指起居的環境有常。即是,活動和居住的環境要符合人的需要,比如不能居於瘴氣重的原始森林、濕氣重的沼澤地、風大的洞穴等等。這就涉及到了風水,風水屬於術數的範疇。古人在長久的生活經驗中,一定總結出了適宜或不適宜居住的地方,這是風水理論的雛形。後來能夠修建房屋時,又將這套理論挪到建築學中去,進行延伸發展。在《孫子兵法》中也提到,行軍作戰必定要考慮到地勢、水勢和風勢等問題,其實就是風水。正統的風水學說,其實融合了古人的地理與建築等方面的經驗,明明是很實用的生活理論和工具,只是後人越描越黑,才逐漸變成了「封建迷信」。

而《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下文又說到,「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由此可見,古人對無形之氣對人的影響早有研究(其實包含了今天微生物致病理論),起居環境無常,就會碰到「虛邪賊風」,包含我們今天所說的寒氣、濕氣、濁氣、歪風邪氣等等。所以,要選擇好的起居環境,避開方能保平安,是為起居有常。

虛邪賊風不僅來源於自然環境,人為環境也會「無常」。此處的常,應該是指「五常」,仁義禮智信,這是傳統的社會道德標準。意思就是,人要選擇社會道德好的環境居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故,古有孟母三遷,為孟子成為一代大儒奠定了堅實的教育基礎。

從人的心理角度分析,如果終日生活在爾虞我詐,唇槍舌劍,勾心鬥角的環境中,確實也不利於人的健康。身心是一體的,如果心不舒服,身也不會好。這一點,實在值得如今「坐無坐相、站無站相」卻又痴迷於花式養生的人深思。

寫到此處,我越來越覺得古人字字珠璣,只是看有沒有用心去研究背後的內涵。如果是看過就只會「噢,古人真棒,好有道理」,那可能就會錯失很多寶貴的東西,或者在實踐無效的時候又把脾氣撒在古人身上。實際上,可能是我們誤解了,或者被教條主義者帶偏了。

關鍵字: